老藥新包裝 分級醫療難落實

急診壅塞問題不斷,分級醫療被視爲解方,桃園市衛生局長賈蔚直言,需各方正視問題纔可行。(姜霏攝)

急診壅塞問題未解決,分級醫療難落實,桃園市衛生局長賈蔚2日直言,短期院內調度、犧牲門診資源並非長久之計,分級醫療被認爲是解方卻推動困難,如何落實分級醫療須被正視,否則只是「老藥新包裝」。

賈蔚指出,近期桃園各醫院急診病牀仍辛苦應對,因天氣轉熱,連假期間感染病症減少,急診壓力相對減輕。一般醫院的急診與門診病牀比例爲4比6,因急診壅塞,短期內調整爲5比5,將門診病牀挪用給急診使用,急診待牀的患者也會減少。

他說,長庚醫院、部立桃園醫院壅塞情形較其他醫院嚴重,目前長庚待牀數100至180牀間、桃園醫院30至40牀,其餘敏盛、聖保祿醫院約10至20牀。南桃園僅國軍804及聯新醫院急診室提供重度治療,2間醫院的待牀數約30牀。

賈蔚提到,急診壅塞是長期問題,但沒辦法一直將門診資源挪給急診使用,門診病人的權利也應獲相對保障,「急診病人不是每個都急,門診病人不是每個都不嚴重」,院內調度資源僅是短時間解方,長期困局應有方法更具體改善,分級治療是其一,但是需各單位協調纔可落實。

新北市「父子檔」議員陳明義、陳世軒前天深夜臨時掛急診,看到醫護人員忙到不停歇,等待約40分鐘。陳世軒批中央官員缺乏同理心,靠總統官邸烤肉無法扭轉現況,衛福部長「假突擊」醫院急診室,更無法解決根本問題,應落實改革基層醫療環境,中央須正視第一線工作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