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吳與他的散彈槍
圖/MIYUME
人生中有許多算計。二O一六年離開職場前,我把家裡經濟算給兒子聽,「我們的配息就麼多,不寅吃卯糧,當月光族也無不可。」妻子支付不算,父子約兩萬餘被動收入,不算多,卻是讓人感激的「不算少」。
這分「離職禮物」的投資始自二OO六年,當時我千瘡百孔,身上滿是公司倒閉或者企業重整,終於沉至海底,帶走寄望的最後氣泡。
O六年以前,我的股票投資是窮冬硬泥。證券股一口氣買了許多種,它們營運品項雷同,爲什麼既持有元大、再有元富、羣益,我也着實不懂,約莫散彈打鳥,但沒去想那鳥是麻雀還是天鵝。
我曾有一檔股票買在六塊,半年後飆到三十,我設想到了五十塊肯定要賣,沒料到這天真的來了,我又設想肯定破百。想像不着邊際但是讓人沉醉,二十一世紀初網路時代來臨,流行過一個詞彙「本夢比」,對比實質獲利的「本益比」。然而投資人熱盈盈眼光,足以讓醜小鴨變身天鵝。這檔股票沒再漲過,跌破四十、三十,沒有一個整數關卡,發揮山海關一夫當關、股子股孫莫逃功力,反倒兵敗如山倒,回到十塊。一張還賺四塊,賣是不賣?
一張賺四十都沒賣,賺四塊,不甘願啊……但這呼聲,股海聽多了,裡頭滿滿是含冤伸手的冤魂,沒有誰可以救我。終於跌破六塊、四塊,三塊,賺八倍的股票沒賣,而今剩下五成。
這也不能怪我。我每天起牀上班,走固定路線、賺固定薪水,再度自我安慰,不能怪我呀,那是因爲幾年前,我在五十塊錯賣某通路股,沒料到賣出後天天飆漲,我僅僅持有三張,看着它每天漲停,不禁計較着,今天又少賺一萬、兩萬。這檔錯賣的股票持續傷害我,翻漲一倍才罷休。於是其他持股上漲後,這檔通路幽魂便也翩翩來到,「賣了我,我必漲一倍讓你看」。
它的復仇語調,隱約竟有聖經口吻。致使我股票上漲沒賣、下跌沒賣,影集《魷魚遊戲》,肢體不動的不會被射擊身亡,但時間一到,還沒到終點線,也是難逃一槍。
股票投資進退失據,使我遍體鱗傷,故而投身債券市場,期間雖然遭逢金融海嘯,但也在十年後,靠着日積月累,在離職時有了小小依靠。
有年春天,我收到投資者保護中心寄來掛號信,慎重去電查證,應對人員很幽默,「真的是理賠,不是詐騙集團。」「博達案」是我股票投資、七八家消失的公司之一,爲什麼博達案可以受到理賠,而佳鼎、長鴻等,便船過水無痕我也不懂。博達常年來被報導塑造爲績優公司,當股價跌破三十,我見獵心喜,對於極可能成真的負面新聞充耳不聞,而且越跌我越買,等到傳出母公司子公司,彼此買賣虛胖營收,我纔不得不接受,一年多的積蓄彈指間沒了。
博達傷勢竟然還是得由博達來治療,老闆葉素菲被關,對我來說連貼塊OK蹦也不是,而是有一回聚會擡槓,有位朋友正因爲弟弟取名「博達」,父母爲孩子存股,每一年生日、除夕等等,都以股票博達回贈兒子博達。不敢細問博達埋葬多少博達,但不能否認人性卑劣,到了那一刻,我終於找到墊背的了。
死道友,貧道才能超生,這在股市屢見不顯,遭遇更糟糕的投資者,無助自己的幸運,但看到有人也在地獄、而且還在更下一層,心頭多會升起殘酷微笑,儘管口頭上盡是安慰。
進出股市,賺錢與否很重要,但它同時也是人性試金石,驗證對方是否真是好朋友,可以告訴他,各自投資路上的博達,看看那個博達是不是葉素菲喬裝的。
O六年開始投資債券,肇因股海浮沉多年,只懂得底部加碼,高點卻從未賣出,自個兒就是人性的深淵,早斷念早投胎。但沒料到很快的,金融海嘯席捲,美股跌破八千、臺股瀕臨四千,但到了事後被驗證爲反轉的關鍵時刻,我已無力加碼,因爲錯估形勢,早在美股跌破一萬、臺股跌破八千,便喜孜孜搶進,待看到臺積電跌到五十塊,我已萬念俱灰,不知道人生何去何從。
那時候慶幸的,竟然是自己還有一分固定薪水。
人生何其諷刺,投資債券、股市、比特幣等,不就是厭惡「固定」,希望財富等比級數上揚?到二O二O疫情來襲,臺股八千多點止跌,這個時候,我已經離職四年,兩岸撰寫與遊走、甚至遠至美國等,一切正如當初跟兒子說的,不寅吃卯糧即好,但疫情來襲我不禁心頭打鼓,就算我想上班,也沒有人會用我了。
承平時期要有克難時期的準備,這是疫情教給我的理財經。
臺股大跌時,我躲起來如貓如鴕鳥,不敢正視股價,幸好那一個陽光美好、但股情慘淡的開盤日,我正視股海,不單自己的持股跌,嚮往多年的好股也腰斬再腰斬。好股、爛股一起慘跌,我起了一個念頭,不如換股吧,專挑配息好又有潛力的公司,我換來電子紙龍頭、質優連接器、IC設計、液冷與自動化個股,但也錯賣近期爆紅的PCB,股市浮沉,很像打地鼠遊戲,常常輪流主演。
所謂強勢股弱勢股,在新聞難以掌握的九O年代,只能一週買幾次《財經快訊》、詳閱《工商時報》、《經濟日報》,以及各式理財雜誌添補資訊,且辦理「神乎奇機」股票機,用來看盤但無法下單,揣摩資訊正是瞎子摸象,這個情況到近年改善不少,雖然新聞背後亦有「藏鏡人」,但也隱藏線索。我正是看到某連接器大廠轄下美國子公司,打進輝達供應鏈,冒險換股挺進,而今翻轉三倍有餘。當時有緣詢問我投資的朋友,幾乎人人都搭上連接器列車。
這陣子列車停擺,因爲我曾誤傳資訊,讓人上了牛車甚至翻車,而若幸運搭上雲霄飛車,賺滿下車的人多半自詡天縱英明,而若賠錢了,我耳朵便奇癢無比,「都怪吳語,讓人無語問蒼天。」
股市海嘯不少,金融問題、疫情,以及近來的關稅議題,未來呢,海嘯只會多,不會少,而且難以想像從哪裡襲來。四月初,川普關稅引發全球股災,我不像疫情時積極換股,或者投注新資金,不買不賣,靜觀其變。 股海股海,可不是隨意說說,雖然八月十八臺股指數創下新高,讓人不免懊惱,「早知道,該在四月初大舉投入呀……」千金難買早知道,唯一知道是自己的「金」,不能貿然打水漂。
有些好朋友聽我談過理財的慘綠往事,而且好巧不巧,真是「慘」「綠」。阿扁執政時代,一度民調只剩十八趴,當時沒有好用的app跟證券系統,可以秒查投資總額,我找出好幾本銀行存摺,花了幾晚,對比投資總額與現值,悲傷地發現我的現值跟阿扁民調一樣,十八趴。我委屈啊,我什麼也沒做,甚至還在股市低點投資救股市。
甚麼都不做,並不能保證就是對的。股市跟做人不同,沉默未必是金。疫情的換股、跟這時代的更容易取得的資訊,讓我養成閱讀財經新聞習慣,而定期檢驗持股更如同公司季報。時代改變快速,PC、網路、手機,都帶來時代與生活改變,幾年前電動車主流,只要與電動車、尤其車用電子沾邊,無不大漲。但元宇宙便雷聲大雨點小,低軌道則在天空與地面兩端熱鬧設置,而衆所矚目的AI潮流、機器人工廠與物流,不僅帶來龐大商機,也將進一步改變社會甚至財富結構。然而AI以後會是甚麼呢?也許漸漸關懷當下,未來也變得可以預期。
但我的資訊畢竟不足,專業當然不夠,買了散熱的A,誤以爲散熱的B也類似,哪知天差地別,當初價差七八塊,而今差距五十倍。風冷跟水冷都在降溫,卻是不同的冷,如果《西遊記》鐵扇公主與東海龍王有機會交手,水冷系的龍王,一定大敗風冷系公主。
疫情大量換股,帶給我的心法是少買高價股,因爲分批承接的同時,我並沒有能力承接再跌十趴的高價股,於是我較低價買進AI族羣,同時也趁低價多多建立部位,而一度看好的邊緣算力股票,一年前攻頂以後,每下愈況,我稍減持股以外,也從季報與毛利率建立信心。至於它們是天鵝還是麻雀,靜待變身。
然而,高價、低價難分,是有時間特質的,某自動化公司二O二三年秋天跌破五十算不算低?買在五十五跌到五十,根據專家分享必須斷尾求生,但很少專家提到,萬一跌到四十五呢?專家只說到停損,但沒提到停損以後該怎麼辦。按我的不專家心法,到這時候正該微笑,拈花不拈花都該四十五斟酌買進。專家提到散戶專業與時間不夠,持股幾種便好,依照我的不專業立場,除非是「小李飛刀例不虛發」,不然還是拿一把散彈槍,萬一沒打到天鵝,也許還有野鴨。
而今我的持股,約莫就是一檔「老吳ETF」,雖也側重個股正負,但更看齊整體榮辱。
股市常在,沒有人永遠是對的,但也提供機會,讓我在剩餘十八趴以後,臥薪嚐膽整裝再出發;想一想,這也是我「一個人的武林」。(老吳真心提醒,股海浮沉難測,投資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