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團指批發零售、餐飲業違法嚴重 籲重視青年低薪
勞工團體9日在臺北舉行記者會,點名部分產業是製造低薪的違法大戶,臺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副秘書長張祐嘉說,青年踏入職場會感受到低薪沉重壓力,根據勞動部統計,超過9成初任青年具大學以上學歷,卻有近2成以最低工資爲起薪,這反應青年起薪長期偏低、職場升遷不透明及國家制度對青年的不友善。中央社
7月是許多新鮮人進入職場的季節,勞團今天表示,青年常從事的批發零售、餐飲業等違法率偏高,有26%違反最低工資給付,保全業更違法嚴重,籲政府正視青年低薪、保全過勞問題。
勞工團體臺灣勞工陣線運用勞動部勞檢年報以及勞動部違法僱主查詢系統,爬梳近年裁罰數據,今天舉行記者會公佈分析,並點名部分產業是製造低薪的違法大戶,呼籲勞動部加強勞檢與裁罰。
臺灣勞工陣線秘書長楊書瑋指出,根據勞動部勞檢年報,2023年全國合計實施3萬8169場次的勞檢,其中違法廠家爲8173家,且部分廠商會一次違反多項法令,使得違法總項數高達1萬1442項,違法樣態以違反加班費給付2558項最多、其次是違反工時1337項、違反加班工時1334項及未工資未全額給付勞工者1236項。
楊書瑋表示,透過分析發現,青年較常從事的行業,包含批發零售、餐飲業違法率相對偏高,批發及零售業當年度勞檢6172場違反2241項,而住宿及餐飲業同年勞檢4683場,違反事項也多達1700項,代表平均百家業者就有多達36.3家出現違法。
若是隻看違反最低工資給付部分,這兩項業別2023年合計裁罰206件,批發零售及住宿、餐飲業違法佔比分別佔14%及12%。
進一步分析也發現,「支援服務業」的違法嚴重性不遑多讓。楊書瑋說,2023年勞檢2599場,違法項次高達1262項,高居所有業別之首,若進一步追蹤勞動部公佈違反勞動法令事業單位資料,從2021年至今未達最低工資標準合計開罰860件,其中保全公司就高達205件佔開罰數量約24%,且有多家保全公司是累犯。
楊書瑋表示,青年就業與保全業雖然分屬於不同產業,但官方統計資料也透露,雖然近年政府努力提升最低工資,但仍有業者視法令爲無物,若持續放任違法,青年與中高齡勞工都將淪爲不肖業者剝削的主要受害者,也會傷及最低工資的立法目的及用意。
臺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副秘書長張祐嘉表示,7月是打工季也是畢業季,但青年踏入職場就會感受到低薪沉重壓力,根據勞動部統計,超過9成初任青年具大學以上學歷,卻有近兩成以最低工資爲起薪,這反映青年起薪長期偏低、職場升遷不透明及國家制度對青年的不友善。
張祐嘉呼籲,政府應將青年納入勞動政策核心,儘速推動勞動教育促進法,針對以最低工資起薪的產業與職類應積極建立審查與改善機制,避免企業將最低工資當作最高標準。
楊書瑋也說,過往工商團體經常以提高最低工資會造成物價上漲、失業增加等反對最低工資調整,但根據資料顯示,即便近年最低工資連九漲,反而出現失業率微幅下修、勞參率提高的趨勢,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則是相對穩定,可見提升最低工資有利於低薪族羣的基本生活支持以及鼓勵就業的效益。
楊書瑋表示,勞動部除了應依法合理調整最低工資外,也應針對歷年勞檢違法佔比偏高的產業,以及曾違反最低工資給付的業者加強稽查,確實落實勞基法法與最低工資法對於勞工的最低保障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