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團籲 僱主提繳下限提高至9%
勞退新制上路20年,多個勞團1日在行政院門口抗議,呼籲行政院提高勞退提撥及移工納入勞工退休金條例。(劉宗龍攝)
《勞工退休金條例》到今年7月1日已經屆滿20年,其中僱主強制提撥下限始終是6%,臺灣工人鬥陣總工會等多個勞團1日赴行政院抗議指出,勞退新制領取的數額十分低,最大的問題就是「提撥不足」,時任勞委會主委陳菊稱「先求有再求好」,已經過了20年,呼籲應修正勞退條例,把僱主提繳下限提高至9%、並且逐年調整至15%。
據勞保局統計,勞保老年年金去年12月共187.09萬人領取,總金額362.34億元,平均每人領取1萬9367元。勞工退休金去年一次請領平均每人領取41萬餘元,月領也僅領6332元、更僅能領至平均餘命爲止。
相對勞退舊制來看,雖然沒有個人可攜式帳戶、離職就歸零,但前15年提撥率超過16%,超過15年也逾8.3%,勞團指出,勞退新制領取的數額十分低,最大的問題就是「提撥不足」。
勞團指出,除了本勞提撥不足,更諷刺的是整個勞退新制也完全沒保障移工,在臺移工已達82萬人。其中適用勞基法的產業類移工達62萬人,但卻根本不是勞退新制適用對象,移工「理論上」是適用勞動基準法舊制退休金規定,但根本領不到,面對臺灣社會引進移工已經33年且越來越需要移工,臺灣的退休制度卻是完全漠視、排除、剝削這個羣體,民進黨政府號稱人權立國,自認關心移工,實在是虛僞透頂。
勞動部長洪申翰僅說,勞動部會來優先「鼓勵僱主提高提繳率」以及「鼓勵勞工參與自提」,來實質提升勞工退休福祉。至於,勞工退休金制度變革,勞動部會用審慎態度,持續蒐集、溝通各界意見,整體性來思考未來制度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