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調查覈實時,爲了孫子,奶奶滿嘴跑火車,爆笑之餘引深思

網友發了一個視頻,像個小品段子,引發網友圍觀爆笑。

老師:劉啓航是不是每天早上3點鐘起牀,跑完5公里,回來給家人做早飯,做完早飯去地裡割豬草,給豬餵食,還要準備中午飯,這個情況是否屬實?

奶奶心裡嘀咕,我孫子怎麼這麼勤快了?還是不動聲色回答:屬實!

老師:他是不是每天在家學習8個小時?

奶奶很驚訝,孫子都這麼愛學習了,我怎麼沒看到啊?還是回答:對,屬實屬實!

老師:那他一般學習哪門功課呢?奶奶看向孫子,孫子小聲:數學。奶奶大聲:數學!

老師:第三個問題,他在畢業生情況調查裡說,奶奶會三國語言,經常在兵馬俑景點給外國人當導遊,是否屬實?

奶奶非常驚訝,還是回答:屬實!老師追問:那您說兩句,證實一下!

奶奶:哈嘍、八嘎……孫子小聲接:薩瓦迪卡。奶奶:薩瓦吉卡!老師:這是哪國語言?奶奶憋不住露出笑紋,將手機放下,孫子提示,奶奶:韓國的,泰國的。

老師:第四個問題,劉啓航在表裡填寫,說家裡有一片大草原,奶奶您每天早上騎着馬在草原走一圈,這個情況是否屬實?

孫子聽到憋不住偷笑,奶奶一本正經回答:屬實!

老師:還有一個問題,劉啓航同學說,他的爺爺跟霍元甲交過手,在村裡是出了名的精神老頭,這個情況是否屬實?

奶奶猛點頭:屬實!

老師追問:那他和霍元甲在哪裡交過手?奶奶眼珠子一轉:在少林寺!老師:河南的哪個嗎?那好,今天就瞭解到這兒,再見。

奶奶放下電話,非常得意,拿起手邊的盆繼續剝花生。

網友們開啓調侃爆笑模式。如“有沒有跟我一樣,特意放大看奶奶表情的?奶奶從麻木到恐慌到驚訝到漸入佳境到滿臉自豪,最後掛斷電話是黃袍加身的驕傲,無奈苦惱自豪的混合笑”,如“老師:具體的情況我已經瞭解了,一家子沒一個說實話的!”

文末總結

這段視頻,讓人捧腹爆笑之餘,也引發了人們的深思:慈祥的老奶奶,爲了孫子,不惜撒謊幫孫子應付老師的調查。這反映了家庭教育中長輩隔代親,無原則袒護孫子輩的現象,表面上奶奶幫孫子,實則貽害無窮。

很簡單,劉宇航同學能在學校的調查表裡,填出這些不靠譜的內容,以至於老師不得不回訪覈實,是不是和奶奶平時的無原則袒護和圓謊有很大關係?

在家庭中,長輩的關愛和引導是至關重要的。然而,當這種關愛變成了無原則的袒護,孫子輩就學不會誠實與責任感。如果長輩一味袒護,讓孩子在謊言中逃避責任,那麼他們將如何學會面對自己的錯誤,如何承擔起應有的責任?

當然,也有非常理智的長輩,但隔代親這個自然規律,還是迴避不掉。

所以,不少有經驗的父母或教育專家都呼籲,不要讓長輩帶孩子,一則長輩們會出於隔代親的心理,無原則袒護孫子輩,甚至幫着孫子圓謊,對形成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品質不利。父母帶孩子,纔會寬嚴相濟。

你怎麼看待這件事,歡迎留言討論。

(圖源網絡,圖文不相關,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