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派生活之必要—一本日曆,萬千歷史情懷
左起:類比音聲玩家/林太崴‧設計師/楊豐銘‧聯合知識庫經理/劉玉玫‧文字創作者/許書宇
2023老派的生活日曆獨創迷你聲音博物館,掃描QRcode聽臺灣的老聲音
老報攜手懷舊藏家,老報紙與回憶藏品精選重現。
● 肩負文化傳承使命⠀將傳統結合創新
二○ 二三年「老派的生活日曆」以「既是寶島,也是時光島」爲題,帶領我們從日曆中「環島」,看見自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九○年代發生的大小事;然而說起計劃的源頭,其實來自一場無心插柳。
負責經營報時光的聯合線上聯合知識庫經理劉玉玫表示,二十年前報社以保存報紙資源的決心將以前的紙本逐漸數位化建置資料庫供研究單位使用,累積七十年的豐富的資源,思考如何轉化呈現給大衆,纔開始有將珍貴史料融入日曆的想法。「在復古重新流行起來的時代,我希望我們不僅僅是推出表層看來懷舊的日曆,更希望能加入臺灣曾經歷的歷史縱深精神。」劉玉玫經理說。
對報時光而言,推出日曆的重點不只在於迎合市場需求,對臺灣文化的重視更使他們肩負使命,希望能透過日曆將過往資源分享、傳承下去。
擔任產品企劃的唱片收藏家林太崴也表示,因和報時光合作,才得以看見極其珍貴的舊報紙們;身爲可以反覆閱讀報紙一整天的人,林太崴像是在史料中泅泳, 恣意享受其中魅力,也希望能將這份樂趣分享給廣大讀者。當被問及籌備過程辛苦之處,他笑着說:「報社將海量的檔案提供給我,由我去做內容篩選,但即使面對這麼龐大的資料庫,你說有哪裡辛苦嗎?好像完全沒有耶!」
在這次合作中,林太崴亦提供自己的收藏,將日曆化作有聲書,只要一掃QRcode,就可以聽見屬於舊時代的聲音,讓日曆不只好看、好用,也好聽。
不過對於讓日曆「好看」的一大功臣—— 設計師楊豐銘而言,籌備過程可謂「痛並快樂着」。他表示報社的圖庫資源很多,讓他看得愛不釋手,但是使用甚麼圖片、怎麼使用卻是個問題;爲了讓二○二三年日曆兼容傳統素材及新的創意,楊豐銘在設計上採用日曆三原色(紅、綠、藍)的油墨疊印,將素材重新排列組合、拼貼上色,在外包裝上採取滿載資訊的仿舊排版、鉛字字體營造復古氛圍,試圖在創新與懷舊之間拿捏完美的平衡點。而在日以繼夜反覆修改、看印之下,日曆也成功體現了細節的精確掌握度,以及對使用者感受的在乎。
●最實用的收藏品:一本永不過時的日曆
翻開二○二三年「老派的生活日曆」,可以看見報時光從茫茫資料中精選出的四十六個子題,其皆是緊扣月份與季節,關於娛樂、飲食、節日、環島等生活化的題材,比如父親節當週便採用孩子替爸爸挑選禮物的新聞照片,透過生動的畫面,帶領我們穿越到過去;同時每週更有獵奇新聞、懷舊廣告、老照片等有趣主題,讓人在翻閱時增加「紀錄日期」之外的附加價值。
聯合知識庫經理劉玉玫表示,「老派的生活日曆」追求將用途最大化,除了內容用心、重量適當、紙張好撕、可鋼筆寫字,就連尺寸也是經過反覆修改,在現代人的需求與傳統大型日曆之間找到的平衡。
產品企劃林太崴說:「這本日曆可以用、可以聽、可以寫、可以看,其中記載的歷史內容不只適用於二○二三年,我相信過了五年、十年,它依然是非常有收藏價值的存在。經典從不會過時,「老派的生活日曆」既是日曆,也是一本多功用的寶藏之書。
當我們問及日曆該如何既使用又收藏時,林太崴笑着說:「那就買兩本啊!(小孩子才做選擇!)「不過若是捨不得在上面寫字,報時光也根據使用者回饋推出了「老派手帳」可供選購,手帳延續日曆的復古風格,並以四季作爲區分、一季一本,內容排版較爲自由,可以記下例行公事、待做清單、隨筆筆記等,不會有太多時效性,大幅增加了實用度。
更特別的是,今年還首度加碼隱藏版好禮「兔年NFT」!身爲臺灣第一本附贈NFT的日曆,「老派的生活日曆」不只空有噱頭,籌劃了半年多的紮實內容,肯定會讓你愛不釋手。
「日曆市場的競爭很激烈,但我們有特色、有使命,將塵封的史料重新賦予意義。」聯合知識庫經理劉玉玫說,「這本日曆獻給所有愛臺灣的人;透過翻閱它,你可以看見臺灣的生活印記。」讓我們一起在這快速的時代,以一本日曆,體會老派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