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發威!面板產業透暖 羣創衝人氣王 三虎同步站上5日線
羣創董事長洪進揚。中央社
受惠LCD電視面板出貨觸底、價格止跌,加上車用與系統整合轉型逐步發酵,羣創(3481)28日股價漲逾6%、重返14元之上,改寫近3個半月波段高位,並挾逾17萬張大量登上臺股人氣王,帶動友達(2409)、彩晶(6116)同步放量回升並站上5日線。
籌碼面上,羣創近期獲法人買盤力挺,27日單日搶進22,874張,8月以來三大法人累計買超197,691張,其中外資買超185,420張、自營商買超129,325張,投信僅小幅賣超661張,也支撐股價表現。
研調機構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第2季全球LCD電視面板出貨量降至5,740萬片,寫下2019年以來單季新低,反映電視品牌與OEM廠商在前期大舉拉貨後急遽縮手。研調指出,這波景氣循環已觸底,意味大廠減產壓力已達極致,後續市況有望逐步回穩。
觀察需求動向,2024年第4季至2025年第1季受中國消費補貼及對美關稅疑慮影響,品牌商積極備貨,推升出貨暫時升溫。但隨後庫存調整壓力浮現,第2、3季出貨明顯下滑。研調統計顯示,第2季各月份LCD電視面板出貨量均爲近六年低點,品牌商因此對下半年採購趨謹慎,並要求面板廠透過降價、返利及市場基金(MDF)來降低成本,7月Open Cell價格亦出現明顯下跌。
美系外資最新報告則指出,8月主流尺寸電視面板報價止跌,市場情緒獲得提振,但第3季平均價格仍估季減約2%,顯示價格回穩腳步有限,對友達、羣創維持「中立」評等。外資並預估,第3季出貨量將小幅回升,產能利用率亦由第2季的75%至80%回升至80%至85%。
除了價格因素,面板市況也逐漸轉向「人爲控制」模式。研調指出,中國大廠主導減產,使供需趨於平衡,第4季價格波動預料不大。臺廠友達、羣創可望受惠,但挑戰仍在資訊面板領域。
在結構性挑戰下,臺灣面板雙虎加快轉型腳步,近年積極衝刺非顯示器業務,均在車用顯示器市場部署重兵,並且在分別完成併購作業後,各自繳出車用營運高成長的好成績。
另一方面,羣創亦持續調整產能,繼2024年出售南科四廠後,規劃2026年前關閉南科五廠,將產線移轉至竹南與南科三廠,以提升整體營運彈性。公司並強調,產能整並不影響客戶需求,長期則將聚焦車用、半導體先進封裝與智慧交通等新興應用。
整體而言,LCD電視面板價格短期雖觸底,但反彈力道有限,市況回穩仍需時間。對友達、羣創而言,傳統面板業務依舊是營收基礎,惟車用與系統整合業務已展現成效,若轉型步伐持續推進,有望逐步減緩景氣循環對獲利的劇烈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