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移工留才久用推動有成 5萬人轉任中階技術人力
爲穩定產業所需技術人力並提升勞動市場人力素質,勞動部自2022年4月推動「移工留才久用方案」,至今已超過3年。根據統計,截至2025年8月底,已有超過5萬名移工成功轉任中階技術人力,在製造業、營造業及照顧服務工作領域繼續做出貢獻。
勞發署指出,面對人口高齡化、少子化及企業用人缺口持續擴大等趨勢,臺灣必須發展中長期人力資源政策。「移工留才久用方案」即是因應此挑戰的重要措施。
勞發署表示,移工留才久用是開放在臺合法工作滿6年、具基本華語能力與技術能力的優秀移工,得由僱主申請轉任中階技術人力,並可繼續留臺工作,協助僱主穩定延攬熟悉工作的優質勞動力。
勞發署說明,目前轉任中階技術人力的移工主要分佈於製造業、營造業及照顧服務業,其中以照顧服務業比重最高。企業普遍反映,中階技術人力具備穩定性與熟練技術,不僅有效降低訓練與替換成本,也有助於提升生產效率與作業品質,展現良好經濟效益。
爲促使計劃順利推動,勞發署已採取多項配套措施,包括:提供語言與職業訓練課程、技能檢定輔導、專區網站申請指引,以及僱主端的行政協助等。整體申請流程也已數位化,民衆及僱主可透過「外國人申請案件網路線上申辦系統」即時查詢資格與進度,提高辦理效率並降低行政負擔。
勞發署表示,移工轉任中階技術人力,對僱主及移工都有好處,包含僱主可以留下熟練人力,讓資深有技術有經驗的優秀移工留下,降低新訓成本與人力斷層風險,轉任中階技術人力,僱主不用再繳就業安定費,而且沒有工作年限限制。
勞發署提到,對產業僱主來說,移工轉任中階人力後的缺額可再補新的移工,增加人力運用彈性。對移工而言,轉任中階後薪資提高,有助個人在臺職涯規劃與久留。
「移工留才久用計劃」是產業用人穩定的重要制度,有助臺灣產業在企業升級中獲得所需具資深技術人才。
勞動部將持續與國家發展委員會及各產業主管機關滾動檢討制度,包含評估人力缺口、研商適用業別、僱主、外國人技術認定、外國人資格門檻以及簡化行政作業程序,協助更多國內符合條件的移工順利轉任,讓僱主獲得需所人才,也讓家庭獲得資深熟練的照顧人力。
爲了進一步協助僱主,勞發署在2023年12月成立「移工留才久用服務中心」單一服務窗口,提供僱主、資深移工或僑外生及仲介業者相關服務,協助確認申請資格及文件是否完備,縮短審覈時效,及提供四大服務,包含櫃檯服務專線諮詢、專人專案追蹤管理、協調排除加速審覈及官網資訊檢索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