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莎股份管理層“洗牌”,兩名“企二代”淡出董事會
浪莎股份管理層近期發生了一些“耐人尋味”的調整。
浪莎股份最新公告披露,公司選舉翁榮弟爲公司第十二屆董事會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同時,會議同意聘任翁榮弟爲公司總經理,聘任金洲斌爲公司副總經理,盧明亮爲公司財務負責人。
在上述的管理層人事調整中,被外界視爲接班人的兩位家族二代成員——翁曉鋒(創始人翁關榮之子)和翁曉菲(創始人翁榮金之女)從核心管理層消失。
6月25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致電浪莎股份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此次人事調整屬於董事會到期的正常換屆,翁曉鋒、翁曉菲在浪莎集團旗下關聯公司仍有任職。另有報道指出,浪莎股份此次人事變動是出於公司內控管理調整,公司正嘗試“去家族化”,從“家族治理”向“職業經理人”模式轉型。
兩名“企二代”淡出董事會,董事會席位減至5位
1995年,義烏翁氏三兄弟翁榮金、翁關榮、翁榮弟聯合組建成立了浪莎。早期依靠襪子產品起家的浪莎,後來又開拓了內衣、男裝、童裝、鞋、家居服、家紡等多個品類。2007年借殼上市時,浪莎集團並未將支柱業務襪業裝入上市公司“浪莎股份”,後者的業務主要爲研發、生產和經營各種保暖內衣、時尚內衣、短褲、文胸等針織服裝,以及外貿服裝的貼牌加工。
從股權結構來看,浪莎股份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目前,翁榮金、翁關榮、翁榮弟合計持有浪莎股份的股份比例爲43.89%。
浪莎股份2024年年報顯示,翁氏三兄弟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其中翁榮弟目前在公司管理層任職。現年57歲的翁榮弟自公司上市起出任總經理主抓經營,2016年起,接替翁榮金出任董事長。翁關榮兒子翁曉鋒擔任公司董事、副董事長、副總經理;翁榮金女兒翁曉菲擔任公司董事;翁榮金兒子翁曉雷擔任公司職工監事。
但在浪莎股份新一屆董事會中,並不見兩位家族二代成員——翁曉鋒和翁曉菲的身影。特別是進入公司已有16年的翁曉鋒,在外界看來一直是被當作接班人選進行培養的。資料顯示,出生於1982年11月的翁曉鋒,現年42歲。2006年5月大學畢業後,翁曉鋒於2007年8月加入浪莎股份,2009年2月起任公司總經理。2016年父親翁榮金卸任公司董事長後,翁曉鋒擔任公司副董事長、副總經理一職直至此次董事會換屆。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董事會換屆之前,翁曉鋒在包括年度股東大會等多個重要會議上就已缺席,公告僅以“因公出差”“工作原因未能出席”等理由解釋。
與42歲翁曉鋒退出管理層形成對比的是,58歲的金洲斌成爲公司副總經理。1967年10月出生的金洲斌自2007年起擔任公司非獨立董事,曾任浪莎內衣(浪莎股份全資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此外,自上市以來就沒有更換過的浪莎股份財務負責人,在此次換屆中也由35歲的盧明亮正式接任。
此次管理層調整之後,浪莎股份的董事席位由7位減至5位,其中外部資深人士的席位不變,家族成員的董事席位由3位減爲1位。有報道指出,浪莎股份此次管理層調整或預示着公司正嘗試“去家族化”,從“家族治理”向“職業經理人”模式轉型。
營收徘徊在5億元以下,門店數量兩年下降26.56%
爲什麼浪莎股份要嘗試“去家族化”?
在馬崗看來,家族管理層上位這幾年,浪莎股份出現了一些問題,且業績並沒有好轉,這是導致內部轉向授權職業經理人治理的重要原因。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2016年至2024年,浪莎股份的營收一直在2.6億元-4.1億元徘徊。其中,近三年(2022年-2024年),浪莎股份營收分別爲3.27億元、3.88億元、3.8億元,同比變動分別爲-18.82%、18.69%、-2.08%;淨利潤分別爲1728萬元、2263萬元、2304萬元,同比變動分別爲-14.37%、30.96%、3.43%。
對於2024年度營收的下滑,浪莎股份表示,公司在報告期內的經營業務經歷了一些變化。儘管服務消費強勢回升推動商品消費需求的迴歸,但普通消費類產品受宏觀環境影響,特別是紡織內衣產品市場競爭激烈,導致公司未能實現全年收入和利潤同步增長的目標。
另外,2025年第一季度,浪莎股份營收同比減少9.65%至6460萬元,淨利潤同比增長96.33%至931.5萬元。其中,淨利潤的大幅增長主要與公司的銀行存款利息收入增加有關。
馬崗認爲,浪莎經營的產品比較細分,客單價也比較低(大多在百元以內),常規來看受消費降級的影響較小。浪莎在業務上的不景氣與其近年來沒有抓住流行消費熱點也有一定的關係,如在瑜伽熱度下,浪莎股份對瑜伽品類方面的跟進,從目前帶來的營收和市場份額表現來看並不理想。
除業績表現不佳,浪莎股份還面臨着加盟店關店數量增加的挑戰。
2022年年末,浪莎股份擁有直營門店2家、經銷商加盟店377家、外貿貼牌店5家,總店面數爲384家,與上年期末相比增長約23%。而到2024年年末,浪莎股份擁有的直營門店2家、經銷商加盟店273家、外貿貼牌店7家,總店面數爲282家,兩年間減少了102家,降幅約爲26.56%。
此外,高度依賴代工模式的浪莎股份今年還遭央視“3·15”晚會點名,深陷“一次性內褲質量風波”。此後,浪莎股份收到上交所監管工作函,要求浪莎股份說明是否存在信息披露違規、是否與涉事代工廠存在關聯。儘管浪莎宣稱與涉事方企業“無直接合作”,但公司的經營模式仍然遭到質疑。
服裝行業分析師馬崗表示,目前浪莎股份嘗試的“去家族化”,用人變化是第一步棋,後續產品、營銷等若能同步調整,浪莎股份的轉變值得關注。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真真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