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3》譚維維、於文文還在講情面,可薛凱琪、胡杏兒只想贏
文/抽抽涼
《浪姐3》譚維維、於文文還在講情面,可薛凱琪、胡杏兒只想贏
第三季《浪姐》,姐姐們基礎非常好,但總覺得差點勁兒。
直到看着寧靜帶着金晨、李斯丹妮和孟佳表演第一季主題曲,才意識到,原來差的就是“看我乘風破浪,多誠實的慾望”那個勁兒。
就是老孃要贏,老孃要紅的誠實的慾望。
節目組擺出了一副姐姐靠原始人氣帶飛的躺平態度,奠定了第三季的節目基調,於是從選曲到改編,從舞美到服裝,時常令人莫名其妙。
那種拼了命也想贏的態度,也只在胡杏兒、薛凱琪這幾位港女身上,還能看到一絲蹤跡。
浪姐3的內娛姐姐和港女們的整體風格差異,也像極了咱們內地和港人職場風格的區別。
從打工人到內娛藝人,“人情世故”四個大字放在萬事萬物的首位。比如張歆藝原本只想“站一下”卻直接被寧靜選走了。
四公之前選人,譚維維第一反應是不選,但胡杏兒拼命向譚維維使眼色,譚維維心軟了,她覺得胡杏兒那麼想嘗試唱跳,而且一路走來也沒什麼發揮空間,但從“情”字出發,她糾結了。
理智判斷,譚維維組不少胡杏兒一個。奔着唱跳去的組合,再加上薛凱琪、郭采潔和齊溪身上的文藝範,許茹芸、胡杏兒和徐夢桃明顯都不匹配。
在譚維維“爲情所困”時,毛俊傑、郭采潔都在闡述不加人的理由,可見無論從舞臺效果還是人心,選胡杏兒都不是一個正確的決定,這時候薛凱琪說:“我去跟她說”。
很多時候,無法拒絕別人,不是腦子不清判斷不了得失,就差開口那個勇氣,薛凱琪主動攬下了這個說出“我們不要你”的重任。
後來,譚維維組選那英,也是薛凱琪主動解釋清楚理由,是她通過分析選的,與維維無關,你看,她不是不懂人情世故,她只是想贏得光明磊落。
很多人說胡杏兒喜歡“綁架”別人,這裡情感綁架譚維維,組隊後又讓於文文不要選那英,但抽抽倒是覺得,胡杏兒也沒有做錯什麼,她只是想贏。
我爲了想贏提出要求,你爲了想贏表示拒絕,這纔是比賽。
你爲了我犧牲,我爲了你放棄,真的很沒意思。
譚維維在演出後聲嘶力竭地演講拉票,把齊溪、薛凱琪都拉哭了,這纔是比賽精神,這麼想贏纔好看。
也有很多人說,胡杏兒選寧靜是不想跟前領導那英對戰,我倒覺得不是這樣,她應該是沒看過第一季浪姐,錯誤估計了寧靜的水平,畢竟按以往戰績看,確實那英勝率更大,胡杏兒還是很想贏。
我也不知道胡杏兒有沒有想過,她的直接會讓譚維維和於文文很爲難,但如果譚維維和於文文都能不近人情地“擋”回去,纔是浪姐本色。
於文文的浪姐之旅,真是一個眼睛裡光熄滅了的過程,從一開始的意氣風發,到最後妥協還在寧靜面前哭了鼻子,她大概都輸麻了。
所以於文文也開始被隊員們的意見分心,胡杏兒不要選那英,趙夢不建議唐詩逸打鼓,於文文都沒有果斷拒絕,大概是預見了結果後的無奈吧。
其實從結果來看,胡杏兒基本屬於無效參賽,參加浪姐收穫的好感度遠不如演技類綜藝。
胡杏兒從TVB鼎盛時期只能演演妹妹女兒還要被說醜的時代,一步步拼到視後,生了三個孩子還要來內娛殺半場,可見這位姐的字典裡,從來沒有“擺爛”兩個字,面對浪姐3的有力氣無處使,迸發了本能的拼勁,哪怕預見自己要離開,也在本能爭取參與回報。
事實證明,胡杏兒這一戰,終於不是無效參賽了,愛拼的港女永遠清醒。
那麼大點地方,那麼一丟丟資源,甚至賺的錢也與內娛藝人相差甚遠,
從浪姐3的港女羣像裡,還是能看到她們刻在基因裡的“拼命纔有飯吃”。
浪姐3觀感最好的是薛凱琪,她屬於一直有姓名,但與twins這種當過頂流女團的還是有一定人氣差距,尤其對於年輕的內地觀衆來說,多少有點陌生。
節目從頭到尾,薛凱琪都沒有掩飾過自己眼睛裡的野心,痛快地哭、放肆地笑,直接地表達、乾脆地拒絕,別人在參加綜藝,她好像在打仗。
譚維維選她的理由是,薛凱琪一個動作能練一千遍,要把這樣刻苦人留在身邊。一個不會老的美女,還刻苦,還腦子清楚,真的可怕。
內娛,舒服太久了,歡迎港女來卷。
(本文插圖源自網絡及截圖,版權屬原作者所有)
(原創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