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朗島部落好月盃登場 拼板舟競速復振達悟文化
好月杯拼板舟划船是賽事一大亮點,不少部落青年都會特地回鄉藉此一較高下。圖/海洋委員會提供
臺東蘭嶼朗島部落今年再度舉辦「好月杯」部落比賽今天登場,這場由部落青年自主發起、已傳承30年的體育盛會,用劃拼板舟競速、游泳、煮部落風味美食等方式,希望繼續傳承達悟文化,但受颱風攪局,原定7月6日舉辦活動將順延至7月10日舉辦。
好月杯是蘭嶼朗島部落族人的共同記憶,今年的標語「Tam na!走啊!」一句族語的號召,讓族人都投入了行動,因爲好月杯已經不只是一場比賽,更成了朗島集體記憶的一部分、轉變爲文化傳承的節點,從一場比賽,擴展爲族人返鄉的理由、部落內外凝聚的力量。
朗島社區發展協會表示,「好月杯」的起點,是一段純粹的部落心願,「好月」來自好月節,族語爲「Apiya Vehan」。30年前朗島青年與時任青年會會長的謝清泉,在某個夏日午後懷抱一個簡單的夢,希望用體育讓朗島團結起來。
朗島村長謝明智回憶,當時的自己還是個高中生,只知道「朗島有需要,做就對了」於是,一場沒有舞臺、沒有獎盃的小型比賽就此誕生。
部落族人透過好月杯串連在一起,如同與這片海的關係,從來不是遙望,而是共存,正如族人以海爲田、以舟爲家、以星辰與浪潮爲座標,語言、生活與信仰,都根植於這片湛藍之中,也令部落族人積極尋回文化根源,復振造舟與航海知識,找回的不僅是技能,更是集體的自信與未來的方向。
今年好月杯預計以2天活動爲主軸,今天首日登場的是游泳比賽,中午還有部落婦女展開風味餐大對決,下午則進行拼板舟划船賽事。
不過原訂7月6日舉辦的第2天活動,包含傳統歌謠演出、搗小米與好月節食材導覽體驗,以及夜晚的海灣音樂會,都受到颱風攪局,將延期至7月10日才舉辦,不過族人仍希望音樂會上藉由朗島族人及拍手歌會傳唱隊獻藝,讓更多人認識朗島的部落文化。
補助活動舉辦的海洋委員會表示,南島語族是海洋民族,海洋不只是地理的疆界,更是情感的通道、記憶的容器,對臺灣而言,海洋是文化交流的起點,也是族羣歷史與集體情感的伏流。
不過也呼籲民衆在臺風來襲期間,避免前往海邊、堤防、港區等高風險區域活動。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表示,爲強化災前預警及風險控管,地方政府依「災害防救法」公告警戒區後,海巡人員將對違規進入者逕行開立舉發單,相關好月杯活動資訊可上網查詢。
蘭嶼朗島部落好月杯上都會由部落男女演出傳統歌謠。圖/海洋委員會提供
好月杯拼板舟划船是賽事一大亮點,不少部落青年都會特地回鄉藉此一較高下。圖/海洋委員會提供
蘭嶼朗島部落已連續30年舉辦好月杯比賽,藉由各式競技,凝聚部落青年。圖/海洋委員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