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營要賴政府普發1萬元 盧秀燕中市府昔超徵聚焦健全財政先還債
▲行政院長卓榮泰被國民黨要求,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資料照/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陶本和/臺北報導
由於去年度國家稅收實徵數創新高,而國民黨主張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不過,行政院長卓榮泰25日表示,實徵數超過預算數後,減少舉債也要算在內。事實上,回顧2023年,臺中市議員林祈烽曾以臺中市府超徵120億,追問臺中市長盧秀燕是否要普發現金,當時盧秀燕未正面迴應;但臺中財政局強調,2020、2021年度決算首見賸餘,但爲健全財政,須全數用於還債,落實「建設更多,舉債更少」的目標。
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25日質詢行政院長卓榮泰時,追問是否普發現金1萬元?財政部長莊翠雲先表示,今年超收的部分,扣除地方稅收後,中央只剩3700多億,超徵屬於地方政府的,還是會給地方政府。
「實徵數超過預算數後,減少舉債要算在內。」卓榮泰表示,可以用特別條例、特別預算可以用在人民需要的地方,過去也有消費券、現金的例子,這都是其中一項,但不要固定到只能怎麼用,否則會對政府財政彈性沒辦法因應。
事實上,回顧2023年,臺中市議員林祈烽也針對臺中市政府超收120億元,詢問盧秀燕是否普發現金給市民,換算預計每一位臺中市民可拿4291元新臺幣;不過,盧秀燕當初並未具體迴應。
但臺中市政府財政局當時在迴應上,則聚焦在「還債」。該局表示,2019至2021年度歲入決算數雖逾預算數,但2019年度決算尚短絀48億餘元,而2020、2021年度決算首見賸餘,賸餘數雖分別近5億元、6億餘元,爲健全財政,須全數用於還債。
財政局指出,經統計,盧秀燕執政4年來,公共債務未償餘額決算數已從2018年底接任時的1258億元,下降至2021年底的1176億元,代表臺中財政狀況日漸改善,逐步落實「建設更多,舉債更少」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