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營點名4位閣員也該走人:賴清德反省能力看這波
國民黨發言人、北市議員柳採葳盤點民進黨內閣該走的人,包括內政部長劉世芳、教育部長鄭英耀、環境部長彭啓明、文化部長李遠等4人。(本報資料照片)
歷經726與823罷免大失敗,核三延役公投結果同意票遠高於不同意票後,賴清德總統展開內閣改組。國民黨發言人、北市議員柳採葳27日盤點民進黨內閣該走的人,包括內政部長劉世芳、教育部長鄭英耀、環境部長彭啓明、文化部長李遠等4人,她轟內閣改組幅度多大,就可以看出賴總統反省能力多高,但如果這些該走的閣員卻不走,更難讓人民對於民進黨政府有所期待。
柳採葳指出,連續2次大罷免大失敗,讓民進黨內部陷入一陣找戰犯的風潮之中,內閣改組呼聲不斷,除了藍綠共識毫不適任的經濟部長郭智輝、在性平爭議中全身而退的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毫無作用的數發部長黃彥男,以及硬撐不願自行離職的衛福部長邱泰源,還有哪些人拿了賴總統的免死金牌,可以繼續在爭議中續任,恐怕纔是民進黨繼續遠離民心的真正原因。
柳採葳說,首先是劉世芳,劉世芳可以說是落實賴總統臺獨工作最積極的執行者,從宣稱「我們已經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到對於陸配參政權的追殺,意識形態鮮明,此外,中正路改名引發地方政府怒火、宣稱風災復原速度快,還有造謠租屋補助預算被在野黨刪除爭議不斷,劉世芳不走代表賴總統重視的根本不是執政能力,而是忠誠與意識形態。
柳採葳痛批,無獨有偶,賴友友鄭英耀更是靠着賴總統的庇護,遮掩他的劣跡斑斑,鄭對葉丙成涉入性平爭議的包庇,還有臺師大抽血事件的爭議,連民進黨立委都看不下去;更直接反對兩岸學術交流,引發學術界議論外,連代理教師工會都直接批評鄭英耀忽視基層教師權益,認爲他不適任,賴總統卻仍予以慰留,綠友友威力可見一斑。
柳採葳直言,7月風災過後,光電板到現在都沒完成清理,彭啓明跟壞掉的風電板一樣要繼續留在內閣嗎?颱風丹娜絲過後,南部縣市滿目瘡痍,媒體紛紛關注光電板清理進度,彭啓明完全狀況外,甚至8月中旬才前往視察,才驚覺事態嚴重,連續重罰廠商,最後卻還可能要政府親自進場處理,彭啓明對光電垃圾的輕忽,已經對南部造成民怨,賴總統還要視而不見嗎。
柳採葳怒轟,最後是隻有爭取預算、清算赴陸發展的藝人,卻沒有建樹的李遠,同樣應該下臺,近期文化影視圈一連串補助失衡的問題一一被揭露,只有意識形態、只靠人脈關係分配,毫無文化戰略的文化預算補助,早就爲人詬病,李遠從文學跟電影圈出身,根本無力改變這樣的現實,只會停留在文青式的呼告語言,卻沒有實際的行動力,接受補助的作品,難以與國際競爭,眷戀職位只會繼續拖垮臺灣文化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