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營財劃法出包 綠點公式2指標:窮者越窮、富者越富

▲新版《財劃法》統籌分配款增加情形。(圖/ETtoday制)

記者杜冠霖/臺北報導

立法院去年12月20日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如今藍營公式設計出包,導致多個縣市分配金額不增反減,負責修法的國民黨團則坦言公式出錯「小瑕疵」,反嗆行政院只會指責。對此,民進黨今(15日)表示,藍白修惡的版本,分配公式偏重「人口」與「營業額」,讓資源往富的城市集中,這樣的結果,只會讓窮者越窮,富者越富,國民黨自己都承認「公式有問題」,卻又還要嘴硬說只是「小瑕疵」,藍白應該爲自己惡修的爛法認錯、道歉,更應該在立法院一起配合好好重新修法。

民進黨指出,去年底國民黨與民衆黨強行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乍看之下,地方政府可以獲得的統籌分配款 大幅成長,一口氣從中央多拿到4,165億元,而且每個縣市人人有獎。但實際上,修法後的「水平分配」嚴重不公平。

按照主計總處的試算,把各縣市攤開來看:六都中,國民黨執政的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明明資源豐沛,統籌分配款增加金額卻仍然佔據前四名;民衆黨執政、稅收本來就很多的新竹市,統籌分配款的成長率,也是第一名。

民進黨執政的臺南市、高雄市,成長率倒數,加劇原本就存在的「重北輕南」失衡現象;資源缺乏的離島,包括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也敬陪末座。

民進黨說明,爲什麼會這樣?因爲藍白修惡的版本,分配公式偏重「人口」與「營業額」,讓資源往富的城市集中,這樣的結果,只會讓窮者越窮,富者越富,好處都市拿,離島鄉村沒發展,臺灣更加M型化,失去均衡發展。這種修法,一點都不公平。

民進黨指出,更荒謬的是,國民黨自己都承認「公式有問題」,卻又還要嘴硬說只是「小瑕疵」,藍白應該爲自己惡修的爛法認錯、道歉,更應該在立法院一起配合好好重新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