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癌”不懶!女子拖延30年不治,甲狀腺癌險釀大禍

甲狀腺癌因爲發展速度相對較慢,且大部分情況治療後效果良好,又被大衆稱爲“懶癌”,這也導致部分患病人羣不夠重視,拖延治療導致嚴重後果。7月29日,上游新聞記者從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獲悉,該院乳腺甲狀腺外科甲狀腺腫瘤診療中心接診了一名患甲狀腺癌已30多年未治療的病人,由於病情拖延過久險些造成嚴重後果。

據悉,這位女患者今年已經60多歲,她在27歲時確診甲狀腺乳頭狀癌,當時,該女患者在家附近的醫院進行了治療,但治療期間身體反應太大讓她中止了治療,後續發現“不痛不癢”,就一直沒有再接受過相關治療。

2025年,該患者脖子上的腫瘤越來越明顯,凸起的腫塊就像長在脖子上的“石頭”,而且吃東西時總讓她覺得喉嚨處有東西卡着,異物感也逐漸強烈。於是,她到當地醫院做檢查,醫生髮現甲狀腺處腫瘤已經非常大,建議她儘快轉院治療,她才緊急前往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經緯院區就診。

甲狀腺癌分爲甲狀腺乳頭狀癌、甲狀腺濾泡狀癌、甲狀腺髓樣癌、甲狀腺未分化癌四種類型。女患者罹患的甲狀腺乳頭狀癌,是最常見的類型,約佔甲狀腺癌總髮病率的90%。

重醫附一院甲狀腺腫瘤診療中心主任蘇新良教授接診後,開通綠色通道收治該女患者入院。經檢查,她的甲狀腺雙側葉分佈着“數不清”的腫塊,最大的一個已達72×42×40mm,同時已伴雙側頸部淋巴結轉移,雙肺多發轉移竈。腫瘤可能已侵犯到喉返神經、氣管、食管等,情況危及生命。

女患者的腫瘤巨大且淋巴結轉移廣泛,手術面臨多重難關。

如果腫瘤侵犯雙側喉返神經,手術可能導致雙側聲帶麻痹,需行氣管切開;若腫瘤侵及氣管,她同樣可能面臨氣管切開,未來要終生靠人工氣道呼吸。手術若損傷食道,會嚴重影響她今後的進食,或導致嚴重感染。同時,甲狀腺全部切除聯合大範圍的清掃,會增加甲狀旁腺誤切及血供障礙的風險,導致永久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此外,因手術範圍大、難度高,剝離腫瘤及淋巴結還可能造成頸內靜脈、頸總動脈等大血管出血。

面對這一高危病例,該院甲狀腺腫瘤診療中心迅速啓動多學科協作模式,由蘇新良教授帶領甲狀腺腫瘤診療中心,聯合麻醉科、胸外科、輸血科等多位專家,針對患者術中及術後可能出現的問題逐一討論,爲患者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

最終,手術歷經9小時,順利完成。術後病檢結果顯示,切下的腫瘤爲甲狀腺乳頭狀癌。目前,該女患者正在接受後續治療。

數據顯示,近年來,甲狀腺癌一直位居各類惡性腫瘤發病率前列。目前臨牀數據顯示,甲狀腺癌只要及時就醫、科學治療,大部分都預後良好,僅部分甲狀腺癌患者會進展至晚期。

蘇新良教授提醒,甲狀腺結節及甲狀腺癌早期無明顯症狀,需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動態監測,評估手術時機,不能自認爲“不痛不癢”就疏忽大意。若頸部出現異常腫塊、呼吸及吞嚥異常、發音改變等,請及時就醫,腫瘤防治“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至關重要。

上游新聞記者 石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