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溪加快生態優勢向發展優勢轉化

蘭溪新聞網訊(記者 蔣宇欣)昨天一大早,蘭溪蘭湖省級旅遊度假區就充滿了歡聲笑語,清新的空氣、優美的環境,吸引了不少市民、遊客前來休憩玩耍。登上觀景平臺極目遠眺,藍天、碧水、樹林,一幅水美景靚的秀美畫卷躍然眼前。“蘭湖的風景越來越美了,在這裡散步非常舒心、愜意。”看着眼前的風光,市民的幸福之情溢於言表。

然而,如此和諧宜人的景緻,得來並非易事。2012年4月,蘭湖省級旅遊度假區成立,但當時的環境實在與度假區沾不上邊。彼時,蘭湖度假區還有一片養殖場,隨處可見豬圈、鴨舍,污水橫流、臭氣熏天,還有不少私搭亂建的現象。除了養殖產生的污水外,周邊的生產、生活污水也都直排於此,污染嚴重。

爲改變這一現狀,蘭溪結合“五水共治”和蘭湖景區建設,進行了一系列的提升改造。“我們關停了223家養豬場、12家鴨場,把肥水養魚改爲清水養魚,對庫區進行清淤輪疏,上華街道還積極開展‘污水零直排區’建設。”蘭溪市高潮水庫管理處工作人員胡炳環說,在人爲治理和自然修復的雙重作用下,蘭湖的生態環境,特別是水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蘭湖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水質常年保持在III類以上,部分指標達到Ⅱ類,實現“鴨舍向雅舍”轉變。

環境好不好,鳥兒最有發言權。記者瞭解到,蘭湖的鳥類種羣數量大且具備多樣性,每年的12月至次年2月,是最佳觀鳥時間,白鷺、鸕鶿、灰鷲、枇杷鷺、天鵝、野鴨、鴛鴦等頻頻現身,其中還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彩䴉、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等。去年,蘭湖入選浙江省首批觀鳥勝地。

蘭湖僅僅是蘭溪衆多水環境“蝶變”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蘭溪以水環境治理爲核心,綜合施策、組合用拳,全面實施“重點抓、全民抓、日常抓”三位一體的治理模式。數據顯示,蘭溪境內5個市控及以上地表水斷面100%達到或優於Ⅲ類水質,其中,國控蘭江將軍巖斷面水質連續4年達到Ⅱ類,在省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考覈中連續9年優秀,爲金華市唯一。芝堰水庫等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穩定保持Ⅱ類及以上水質,達標率100%。揚子江、蘭湖、甘溪,以及境內衢江、蘭江創成省級美麗河湖,帶給羣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蘭溪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長效導向,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強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把好項目源頭准入關,有序實施省級減污降碳協同試點,整治提升燒結磚等重點行業,大力發展綠色生產力,穩步推進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創建,成功創成省清新空氣示範區。

與此同時,蘭溪加快生態優勢向發展優勢轉化,推進“生態+旅遊”跨界融合、共建共享,以景區理念整體改造提升“三江六岸”,“天下江南”景區通過國家4A級旅遊景區景觀質量評價,蘭溪至建德水上詩路復航、常態運行,諸葛鎮厚倫方村、黃店鎮王家村、遊埠鎮洋港村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諸葛—長樂、芝堰村被授予“全球人居環境村落範例”,努力實現美麗環境、美好生活、美麗經濟“三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