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少女「仆街」手傷去推拿 4年後5指肌腱脫位開刀重建

▲一名女子打籃球不慎摔傷雙手,結果共有5根手指肌腱脫位,需要開刀重建。(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邱俊吉/臺北報導

一名23歲女上班族熱愛籃球,幾年前打球不慎重摔傷雙手,去做推拿後,感覺每次握拳或將手掌張開,都覺得會發出異響,且手打開時有無力感,擔心問題惡化,到大醫院檢查,才發現竟有5根手指肌腱鬆脫,共開刀近5小時纔將肌腱歸位;醫師說,類似傷害須於2周內固定,否則日後恐需手術修復。

收治病例的奇美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林祐丞說,患者自述4年前打球不慎傷到手,當時沒到醫療院所治療,只接受推拿處理,後來疼痛雖消退,卻漸漸覺得手指有異常,每次握拳或將手掌打開時,似乎都會聽到「咕嚕」一聲,同時也發現手張開時愈來愈無力,於是到奇美醫院進一步檢查。

林祐丞表示,檢查後發現病人左手的中指、無名指、小指,以及右手的中指、無名指等,共有5根手指受傷,與伸指動作相關的矢狀束韌帶均斷裂,導致每逢握拳時,這些手指的伸指肌肌腱便會脫位,手掌打開時又滑回,故造成患者的異常感,且因多年來未妥善治療,脫位情形嚴重,不僅手指力量受影響,日後也可能無法處理較精細的動作。

▲女子雙手掌指關節(紅點)有多數受傷,並有5根手指的伸指肌肌腱滑脫。(圖/奇美醫院提供,下同)

針對治療, 林祐丞說,由於拖延時間太久,若再採用保守的復健治療,評估難有療效,故與病人討論後,決定開刀直接修復矢狀束韌帶,並將部分伸指肌肌腱繞過橈側副韌帶,以助肌腱回位 ,且考量患者日常所需,手術分左、右手2次進行。

林祐丞也說,由於手部神經複雜,病人手指須每根逐一處理, 術中並得確認韌帶可否重建,同時使用周邊組織輔助固定,故2場手術均耗時2小時許,2臺刀共花近5小時才完成,術後追蹤至今逾2年,患者手指肌腱脫位皆未復發。

▲經開刀治療,女子的手指肌腱才得以歸位。(圖/奇美醫院提供)

對此病例,林祐丞說明,傷勢與常見的「吃蘿蔔乾」不同,後者爲手指末端關節變形,這名個案是位於握拳突起處的掌指關節受傷而引起,此多見於拳擊等格鬥運動,推測是打球時不慎撲跌、雙手類似握拳撐地所致。

林祐丞強調,不論是吃蘿蔔乾或此案例的肌腱脫位,若於傷後2周內採用副木擺位、維持正中姿勢,多數可產生療效,若錯過,日後恐須手術改善,民衆遇類似問題,應儘速就醫,避免接受不當推拿,以免肌腱進一步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