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擬推光復重建條例 陳瑩籲修正代替新立法:最快方式讓資源到位

▲民進黨立委陳瑩關心花蓮光復鄉阿陶莫災區垃圾處理情形。(圖/翻攝自Facebook/陳瑩(Ying Chen),下同)

記者詹詠淇/臺北報導

花蓮縣光復鄉堰塞湖溢流遭受嚴重災情,國民黨團日前提議訂定「樺加沙風災暨花蓮光復堰塞湖潰決災後重建條例草案」,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日)則表示,將以新臺幣200億元爲基礎,提出丹娜絲風災特別條例修正並追加特別預算,盼立法院朝野黨團支持。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指出,要看卓榮泰是否有確定誠意,把善後工作能夠務實納入800億條例裡面,政院提案可以考慮。對此,民進黨立委陳瑩表示,期望以「修正」代替「新立法」,用最快的方式,讓救災的資源儘快到位、重建的腳步全面加速。

民進黨立委陳瑩今在臉書發文表示,今早她再度乘坐火車到災區,目前花蓮光復災區的復原工作,仍然在持續中,重建的路很漫長,「但我們一定要儘早規劃,用最快的方式,協助災民恢復正常生活」。

陳瑩指出,7月6日丹娜絲颱風登陸臺灣,8月15日立法院通過「丹娜絲重建條例」,8月29日通過「丹娜絲重建條例」預算,現在立法院有人拋出,希望針對花蓮光復受災復原的部分,新立一個條例,但「新立法」的逐條審查、逐條討論,會耗費較多的時間。

「我在災區,我知道受災鄉親的感受」,陳瑩提到,很多人的家園全毀,財產都沒了,他們希望政府用最快的速度,提供最即時的援助與幫忙,所以樺加沙颱風造成花蓮光復鄉災害的復原工作,希望用「修正」代替「新立法」,因爲這會是最快的方式。

陳瑩期盼,趕快盤點需要的資源與經費,儘快修正「丹娜絲重建條例」的內容,把需要的資源補齊,把需要的經費納入,儘快三讀、追加預算,讓救災的資源儘快到位、重建的腳步全面加速,「這是受災鄉親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