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盔使命

6月末的一個清晨,即將結束長巡任務的第十一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巡邏車隊,從剛下過雨的TOB(臨時行動基地)緩緩駛出,每年5月到10月是南蘇丹的雨季,這讓南蘇丹本就不好走的砂石路變得更加崎嶇難行。

車隊出發沒多久,車輪在與地面的接觸瞬間發出一聲異響。排長鄭航勇突然想起父親之前說過:“雨後的沙粒會滲進軸承,對制動系統造成影響,雨季出車前要進行重點檢查。”父親鄭長法作爲中國第四批赴阿卜耶伊維和直升機分隊空中機械師,在任務區多次執行修理任務,經驗非常豐富。想到這裡,鄭航勇立即上報突發情況,迅速靠邊停車帶領駕駛員對車輛進行檢查,經過近半個小時的排查修理,隱患得以化解。

2024年12月中旬至下旬,中部戰區組織中國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實施第10次輪換。第十一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以中部戰區陸軍第83集團軍某紅一師部隊爲主體抽組組建,共編配700名官兵。鄭航勇就是其中一員,他跟隨着父親鄭長法的航跡,續寫着新時代中國軍人守護和平的篇章,兩代藍盔就這樣完成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和平接力。

2024年深秋,鄭航勇所在單位接到維和任務的命令——組建第十一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00後排長鄭航勇激動不已,他毫不猶豫地遞交了維和申請書。“爸,我終於能像您一樣去履行維和世界和平的光榮使命了。”鄭航勇第一時間撥通了父親的電話。

這不僅僅是一份履行維和使命的決心,還有一份父子之間特殊的傳承。就在9個月前,鄭航勇的父親作爲第四批赴阿卜耶伊維和直升機分隊的一員前往蘇丹與南蘇丹交接的阿卜耶伊執行維和任務。視頻通話中聽到兒子即將飛赴南蘇丹首都朱巴執行維和任務的消息,這位還在執行物資運輸任務的老兵欣慰地說:“爸支持你的決定,阿卜耶伊和南蘇丹相隔不遠,挑戰相似,這個地方可不像國內,要時刻注意安全!”

而母親的反應卻有點不同,接到電話後她激動地說:“你爸剛到任務區沒一年,我是天天擔心,這還沒回來,你又要去,我不同意!”鄭航勇無法反駁母親的焦慮,只回應了一句:“我聽從組織的安排!”

“你母親的工作我來做,你專心行前訓練就好了,記得多學習英語。”最終在父親的勸說下,母親放下了顧慮。行前訓練期間,他努力學習英語,爲應對各種不確定因素紮實開展一系列演練。

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防蚊的藥品帶得夠不夠?用不用我買點給你寄過去?”“抗瘧藥吃過沒有?”“一定注意安全……”出征在即,母親的叮嚀囑咐一句接着一句。

幾天後母親寄來一個大包裹,裡面放着特效抗瘧藥、防蚊蟲叮咬的噴劑、應對乾燥風沙的護膚品、常用的應急藥品等。臨行前母親打來電話:“媽知道攔不住你,就像攔不住你爸一樣,媽就一個要求,不管多晚,每天給我打一個電話,一定注意安全。”

與父親通話時,父親語重心長地說:“航勇,記住,我們在任務區,中國軍人的這身軍裝、這面國旗,就是我們最強大的護盾。在阿卜耶伊我們直面威脅,靠的不是武器,而是機身上醒目的五星紅旗和UN標識,一次次的安全護衛、一次次的人道主義援助換來了當地民衆對中國軍人的信任。執行任務時,要堅毅果敢、更要專業冷靜。”父親的這番話,字字千鈞,深深烙印在鄭航勇的心底。

2024年12月,鄭航勇如願踏上了南蘇丹這片滾燙的紅土地。灼熱的氣浪、漫天的風沙、空氣中瀰漫着硝煙的氣息,讓他瞬間對父親描述的“維和一線”有了清晰的感知。

任務初期,鄭航勇便擔負起UNhouse(聯合國營區)周邊緩衝區巡邏任務,他時刻牢記着父親的叮嚀與囑託,在每天的徒步巡邏中,他都堅持帶領巡邏隊多走幾公里,儘可能地擴大巡邏範圍。在這條長達數公里的巡邏線上,鄭航勇和戰友們用一次次愛心救助換來了當地民衆對中國維和官兵的信任。當流民所的孩子們用並不流利的英文說着:“China,good!”這一刻,鄭航勇徹底明白父親所說過的話:“五星紅旗是無聲的和平宣言。”

半年的時光伴隨着槍聲與汗水飛逝,任務區的歷練,讓鄭航勇對父親的叮囑有了更深切的感受。執行武裝護衛任務,他目睹了部落之間衝突後村莊的破敗與孤兒空洞的眼神,想起父親那句“戰爭與和平,有時真的只在一線之間,我們的存在,就是盡力把這條線推向和平的一邊”。

在2月底聯南蘇團組織的尼泊爾挑戰賽中,由於比賽定於凌晨進行,面對高強度陌生課目及天氣溼熱、視線不佳等因素影響,比賽前一個月,鄭航勇每天深夜3點起牀帶領隊員們進行適應性訓練,熟悉比賽場地。

面對陌生課目、複雜規則和語言不通等多重考驗,中國維和步兵營的參賽隊伍憑藉過硬的軍事素質和默契的團隊協作,最終在31組參賽隊中脫穎而出。

最令人動容的是在距離終點還有1公里時,中國參賽隊員易小兵意外受傷,口鼻流血不止,但憑藉頑強的戰鬥意志和強烈的榮譽意識,咬牙堅持衝到終點,爲中國隊贏得奪冠優勢,讓五星紅旗在國際賽場高高飄揚。

聖誕夜當天,流民所內時不時傳來當地民衆“慶祝”的槍聲。“巡邏調整點哨兵加強觀察,其餘人保持戰鬥狀態。”作爲巡邏線調整點負責幹部,他靈活指揮並及時上報,最終度過了“平安”的一晚。

“維和,不是征服,而是守護,非求凱旋,但求無戰。”鄭航勇在日記本中寫道。

父親節當天,鄭航勇打通了父親的視頻電話,滿臉油垢的父親從直升機艙中走出,雖然已經回國,但單位的維修任務也同樣繁重。從小到大,父親嚴謹負責的工作態度一直影響着鄭航勇,他與父親聊起維和中的點點滴滴,雖然信號斷斷續續,但鄭航勇仍然激動地分享着警戒巡邏路上的所見所聞。

“雖然任務區不一樣,但和平使命相通,仍需代代堅守。”此刻,新一代中國藍盔正以大地爲紙、忠誠爲筆,續寫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壯闊篇章。

鄭航勇說:“小時候我曾去過父親的單位,看到塔臺指示着飛機落地,如今,當我穿上這身軍裝,父親就像是那座塔臺,一直引導着我在軍旅路上不斷前行。在接下來的維和征程中,我會像父親那樣,和戰友們一起,用實實在在的行動爲當地民衆帶去溫暖與希望。”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