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開始如何得到高品質結果? 前IBM諮詢總監:製作PPT簡報「四稿來優化」
示意圖/ingimage
有了爛開始和短平快,你既願意第一時間就動手做,又願意持續做下去,開頭和過程做減法的問題都解決了,那麼如何保證雖然開頭爛,但結果不爛呢?
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多優化。以寫一個彙報PPT爲例,你可以分爲四稿來優化。
先按自己已知的內容,寫第一稿粗略的PPT;
補充資料,修改出第二稿;
調整邏輯,輸出第三稿;
美化PPT,輸出第四稿。
本文出自《減法》
1.明確每一輪的優化目標
優化與重複最大的區別是,優化後會產生比優化前更好的內容。因此,在開始下一輪優化前,需要先明確本輪優化主要有哪些不足。還以做項目總結匯報爲例。
你按爛開始的方式,將自己知道的專案情況一口氣先寫出來了,那在做第二稿優化前,就要先明確第一稿有哪些不足,比如,是資料不全?還是邏輯不通?
若是資料不全,那下一輪的主要優化目標就是補充資料;若是邏輯不通,那下一輪的主要優化目標就是調整專案總結匯報稿的邏輯。
2.每一輪的調整要聚焦
用多優化的方法分解任務時,最後一輪優化前的所有輸出其實都不完美,有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特別是前兩輪優化的輸出幾乎可以稱得上千瘡百孔,不忍直視。
所以,在每輪優化時,只要聚焦於本輪優化的主要目標,其他部分哪怕再差都暫時擱置,留待後幾輪再優化,千萬別想着一下子就能得到完美的結果。
比如,第二稿優化的目標是調整邏輯,那優化時就只盯着這個重點,哪怕優化時看到錯別字了,都可以坐視不理。
這樣才能更短平快地完成一輪又一輪的優化,否則無論是完成周期還是完成難度,都可能超出你的預期,讓你喪失完成這輪優化的耐心和自我效能感。
抱着完美開始的心態,很容易產生畏難心理,遲遲不敢開始。
但如果抱着爛開始的心態,你會發現再難的任務,它的第一步開始都很簡單。再佐以短平快和多優化,再爛的開始都能輕鬆做下去,最終優化出高品質的結果。
沒有開始,完美就永遠是鏡中月,水中花;但只要開始了,哪怕再爛,最後都可能得到完美的結果。所以,敢於讓一切從「爛」開始吧!
(本文出自《減法》作者:王世民)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