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軍批文化中心光頭銅像遭「貼標籤」 痛批民進黨意識形態操作

▲國民黨臺南市議會黨團痛批「承先啓後」雕像遭貼標籤,被迫移除封存。(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臺南報導

臺南市議會國民黨團2日痛批市府與民進黨長期操作意識形態,導致文化中心開館時設置、陪伴市民40年的「承先啓後」雕像羣被移除冰封。黨團質疑,該雕像僅是藝術創作,其中一名光頭造型人物,卻遭硬貼「蔣中正」標籤,連帶使整組雕像羣被關進學甲傳統藝術中心,淪爲「銅像下場與國父孫中山銅像相同」,令人痛心。

國民黨籍市議員林燕祝指出,「承先啓後」由雕塑家鄭春雄於1984年爲文化中心創作,作品寓意承載歷史、開創未來,並非特定人物。然而民進黨卻將光頭人物解讀爲蔣中正,最後讓作品全數被移除,與先前國父銅像遭封存的命運如出一轍。林批評:「光頭有罪嗎?」並點名內政部長劉世芳推動「全國中正路改名」,再度引發民怨。

市議員蔡育輝也憤怒表示,賴清德擔任市長時,就將民生綠園的國父銅像深鎖十多年,國父孫中山竟被當作「見不得人」。反觀民進黨前輩黃先柱銅像卻能立於公園,還砸數億元保留日治時期廳舍,凸顯雙重標準。王家貞則強調,「承先啓後」只是單純藝術品,卻因意識形態被政治化,實在令人痛心。

此外,黨團議員也關心市政發展。蔡宗豪、林美燕均提到臺南國際航線推動,盼虎航年底直飛熊本、沖繩後,市府能加強接駁班次,避免「曇花一現」。尤榮智則點出,市區觀光人潮爆棚,但曾文、虎頭埤等郊區遊客稀少,希望觀光局挹注資源,平衡各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