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佛安、潘功勝出席東盟與中日韓(10+3)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表示 不斷深化區域財金合作 強化金融安全網

證券時報記者 賀覺淵

第28屆東盟與中日韓(10+3)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5月4日在意大利米蘭舉行。會議主要討論了全球和區域宏觀經濟形勢、10+3區域財金合作等議題,並發表了聯合聲明。各方在深化區域內政策協調和加強區域金融安全網等領域達成一系列共識。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出席會議並表示,當前世界經濟格局深刻調整,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明顯增多。中方願與10+3各方一道,不斷深化區域財金合作。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出席會議並指出,進一步完善清邁倡議機制、強化本區域金融安全網至關重要。

會議各方就美關稅政策對全球和區域宏觀經濟形勢造成的影響、完善清邁倡議多邊化(CMIM)機制和10+3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AMRO)等議題深入交換了意見。藍佛安代表中方宣佈向AMRO中國技術援助信託基金續捐400萬美元,進一步支持區域成員加強宏觀經濟監測和維護金融穩定能力建設。

藍佛安表示,10+3區域經濟展現較強韌性、擁有較大增長空間,但也面臨複雜嚴峻的內外部挑戰。各方應堅定落實10+3領導人會議共識,堅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加強宏觀政策溝通協調,深化域內貿易投資合作,維護產供鏈穩定暢通,爲區域經濟金融穩定和一體化進程做出更大貢獻。中方願與10+3各方一道,堅持開放包容,團結協作,不斷深化區域財金合作,以本區域的穩定性和確定性應對世界的不穩定和不確定。

會議一致通過了在CMIM下新設以人民幣等可自由使用貨幣出資的快速融資工具相關安排,並明確了清邁倡議機制化下一步討論方向。

潘功勝指出,當前10+3區域面臨的經濟和金融風險顯著上升。在此背景下,進一步完善清邁倡議機制、強化本區域金融安全網至關重要。引入可以人民幣等非美元可自由使用貨幣出資的快速融資工具,既拓展了清邁倡議的可用資源,凸顯了區域特色,也標誌着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在本地區的積極進展,具有突破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