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版特別條例提「全民普發1萬元」!10/31前發送

國民黨首席副書記長羅智強(左起)、書記長王鴻薇、立委柯志恩6日召開「擴大內需!普發現金!公佈黨版【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衆消費韌性特別條例】草案 」記者會,呼籲應普發現金1萬元,擴大內需消費。(黃世麒攝)

國民黨團主張,刪除兩項預算,調整爲普發現金1萬元,刺激民間經濟,抵禦電價衝擊,並要求在10月31日前全部發送。(國民黨團提供/張睿廷臺北傳真)

行政院推動4100億元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不過藍營認爲中央硬塞與關稅無關的臺電撥補1000億元、國土安全韌性1500億元。國民黨團主張,刪除兩項預算,調整爲普發現金1萬元,刺激民間經濟,抵禦電價衝擊,並要求在10月31日前全部發送,同時將預算總額降至3900億元,預計與政院版本併案審查。

行政院日前拍板定案「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內容涵蓋支持產業與安定就業、國土安全韌性、照顧民生、撥補臺電等多項項目,合計4100億元。

國民黨立委、國民黨智庫執行長柯志恩指出,藍營支持產業、安定就業、勞健保撥補等相關預算。但臺電年年虧損,根本源自錯誤能源政策,政府只是利用全民納稅錢再分配,臺電不可能永遠靠撥補解決虧損。2024年電價審議委員會中,就有13名委員中4人提到「臺電不能永遠靠撥補解決虧損」。

柯志恩提到,政院在國土安全韌性編列1500億元,國民黨團當然支持國防自主,但此次特別條例目的是解決經濟衝擊,並非因應軍事衝突。若中央希望增加國防預算,應另編國防特別預算,而非將1500億元納入因應對等關稅的特別條例中。普發1萬元現金,纔是刺激內需、振興經濟的關鍵。

國民黨團書記長王鴻薇認爲,在因應對等關稅衝擊時,應將重點鎖定在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與民衆消費韌性之上。考量未來電價調漲及勞工無薪風險,普發現金可強化消費韌性,四口之家可領4萬元,有助抵禦經濟嚴峻局勢、刺激消費、振興經濟。國民黨團已於5日送案,預計與行政院特別條例併案審查。

王鴻薇提到,行政院版本特別條例施行期限爲114年3月12日至116年12月31日,但國民黨要求普發現金須於114年10月31日前完成,以留給行政院充足作業時間。經調整後,總規模由4100億元縮減爲3900億元,且全數以稅收盈餘支應,不舉債,兼顧財政紀律。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表示,國民黨秉持「名正言順、正本清源、對症下藥」三原則審視特別條例,對於支持產業、安定就業、照顧民生等部分予以支持,但對行政院版本提出「兩減一加」。

羅智強指出,「兩減」包括反對無底洞式撥補臺電虧損,批評民進黨錯誤能源政策推高成本,導致三次撥補後仍四度調漲電價;另對國土防衛編列的1500億元預算認爲應切割處理,強化國防應透過國防預算或追加預算審查,而非納入此次特別條例。至於「一加」,則是將普發現金1萬元納入條例與預算設計,國民黨基於苦民所苦,呼籲行政院聽見民意,把人民納稅錢真正用在刀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