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總統談制憲卻不識李萬居? 扁曾贈匾「民主先聲」
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參訪李萬居故居,上方爲前總統陳水扁致贈「民主先聲」匾額。圖/取自吳怡萱臉書
賴清德總統昨天發表團結國家第三講,談及中國民國制憲「臺灣沒有派員參加」,民衆黨發言人吳怡萱今天表示,民主前輩李萬居就是當年參與制憲的臺灣代表,其故居仍有前總統陳水扁致贈的「民主先聲」匾額,賴總統試圖置換概念、錯置歷史,進而重新定義歷史洗腦人民。
賴總統昨天以「憲政體制」爲題發表演說,提及中華民國當初制憲,包括五五憲草或1946年通過的中華民國憲法,「臺灣沒有派員參加」。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今天表示,不管是1936年的五五憲草、1946年的中華民國制憲大會,兩次都未有臺灣的主流民意實際參與,而當年18位參與制憲的臺灣代表也僅是「被代表、被指定」。
針對賴總統的演講內容,吳怡萱上午在臉書發文指出,賴總統正在進行的團結十講,至今三講實在是「災難頻傳」,一個老是把「民主」掛在嘴邊的臺灣總統,卻不識民主前輩李萬居,這是最大的失誤且失格。
吳怡萱指出,1946年中華民國制憲大會,李萬居就是參與制憲的臺灣代表,賴總統理解的歷史總是片面又破碎,因此纔會在第三講說出「臺灣沒派員參加」,這種話就連民進黨都不知道怎麼護航。
吳怡萱說,2023年白沙屯媽祖駐駕朝天宮,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曾經利用空檔前往李萬居故居,深刻理解民主前輩爲推動臺灣民主化付出的努力與貢獻,屋內就有陳水扁致贈的「民主先聲」匾額,看到這張照片着實感嘆,「我們透過理解歷史來深化民主的時候,賴總統卻試圖置換概念、錯置歷史,進而重新定義歷史後洗腦人民。」
不過,吳怡萱也說,民主非由賴總統胡亂定義,歷史也並非三言兩語就能竄改,「一個曾經說出中華民國憲法是災難、主張廢除監察院的賴總統,現在卻緊抱五權憲法,把民主、憲政變成災難,這纔是最大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