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總統:綠電持續發展 「一前提」不排除先進核能

賴清德總統。 聯合報系資料照

總統賴清德即將於520上任滿週年,對於國人關心的電力、核能議題,7日他接受財訊週刊專訪時表示,臺灣供電沒有問題,但缺的是綠電,未來將增加開發地熱、小水力、氫能源等先進能源。如果這個新式的核能發電安全更有保障,核廢料也會更少,政府不排除先進的核能。

賴總統表示,臺灣會不會缺電,很多人都在問,目前「電力即時資訊」都佔10%以上,例如他受訪當下的數據是31.28%,代表發100度的電,在這個當下有31.28度電沒有用。用電量是大家都可以立刻查到的,證明穩定供電沒有問題;一直到2032年,即使把人工智慧的用電需求估進來,都不會有問題。

賴總統指出,臺灣缺的是綠電。因應氣候變遷,歐盟已經有CBAM(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未來會對一些產品進到歐盟課碳稅;所以一定要提供臺灣產業綠電,特別是以外銷爲導向的企業。

賴總統提到,綠電要持續發展,但綠電不是隻有太陽能、風力,現在也積極發展地熱、小水力、氫能源等各種先進能源,目的就是要滿足因應氣候變遷的綠電需求。就臺灣可能發展地熱的基地,一定要詳細盤查;政府要主動積極排除包括法律、地目及開發會碰到的各種問題,甚至給予業界投資獎勵。

賴總統說,至於核能問題,行政院長卓榮泰已經在立法院公開講過,政府不排除先進的核能。微軟公司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在美國已經建了一個核電廠,美國政府還在審查機組,媒體指2030年纔可能審查完畢。如果這個新式的核能發電安全更有保障,核廢料也會更少,屆時社會的接受度會比較大。還有另一種核融合,由於完全沒有核廢料,社會接受度會更大。

賴總統指出,未來要不要用核電,要基於3個基礎,包括核安無虞、核廢有解,還有社會對話有成,自然而然可以做。17日核3廠第2個機組就要停機了,這是法律的要求;在這種狀況之下,要繼續電力建設,達到穩定供電的目標,並逐步供應足夠的綠電,這是當前最重要的事情。

賴總統提到,有些人會說,因爲不用核電,所以電費才這麼高,但這樣的說法並不能解決問題;因爲國家的法令規定,時間到了就要除役。能源的類型、佔比,這些未來都可以討論。現在要解決問題的是,如何在美國對等關稅之下避免臺電調整電費,否則物價進一步上漲對產業經營會很不利。近日產業座談裡,差不多每一場業界都反映希望電費不要再調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