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總統:「近零碳建築」推動提升到國家核心戰略層次

賴清德總統今天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5次委員會議。圖/取自總統府YT頻到

賴清德總統今天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5次委員會議,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在會後轉述,賴總統裁示,臺灣一定要達成2050淨零轉型的國家目標,住商部門,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近零碳建築」的推動,必須從過去的示範推廣,提升到「目標導向」的國家核心戰略層次。

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今天在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以「近零碳建築的轉型與展望」爲題進行專案報告,並宣佈啓動「近零碳建築減碳旗艦計劃」。

內政部表示,第一項是擴大建築能效,預計每年可減碳4.7百萬公噸,將推動公有與民間既有建築能效改善,要求各級政府自下而上盤點並升級建築能源效率。內政部表示,將推動新建建築設置太陽光電法制化,並協助易孤立地區建構能源韌性系統,確保災時可維持民生、消防等基本電力。

其次是老宅延壽及社會住宅,預估每年可減碳2.003百萬公噸。內政部指出,透過「老宅延壽計劃」與「國土安全韌性特別預算」三年新臺幣50億元經費,將推動500棟4至6層集合住宅及透天老宅延壽工程。根據估算,延壽取代拆除重建可減碳六至七成,同時兼顧社會住宅興辦與城市更新效益。

賴總統表示,我們追求的,不僅僅是建築的節能減碳,更是要爲所有人民,打造一個在極端氣候衝擊下,依然能夠安全、舒適、有尊嚴的永續家園。因此,「近零碳建築」的推動,必須從過去的示範推廣,提升到「目標導向」的國家核心戰略層次。

賴總統對行政團隊交付三項核心任務:第一項任務,是從我們最根本的「既有建築」着手,安頓民心。這項工程,將由公部門率先示範。請全國中央機關及國營事業,在2028年底前,完成所轄建築的能效盤點,以及改善規劃,爲全國樹立標竿。此外,請內政部研議將建築能效標示,納入不動產租售的必要資訊,讓好的建築由市場彰顯價值,帶動自主更新的良性循環。

第二項任務,是爲臺灣的建築產業,擘畫清晰的發展藍圖,引領創新。賴總統說,請內政部偕同相關部會,加速盤點低碳建材、創新工法與建築智慧化技術,並研議制訂在2030年、2035年的階段性目標與強制性標準規範。同時,也要提出涵蓋法規及誘因的完整方案,引導業者投入創新、共同升級。

賴總統說,第三項任務,是將我們的視野,從單一的建築,提升到整體的國土安全格局。請內政部,推進「由點到面」的系統性規劃,從個別建築的改造,擴展到整體社區的更新,再最終提升到都市計劃與國土安全的戰略層級。除此之外,我們要廣設都市的綠帶與生態廊道,爲城市降溫、爲國土吸納衝擊,全面提升臺灣城鄉整體的氣候韌性。

內政部今年2月預告「建築物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標準」草案,規範新建、增建或改建建物的建築面積若達1000平方公尺(約300坪)以上,應設太陽光電。董建宏表示,標準將在今年底公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