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籲北京反思政策 看到臺善意
賴清德總統接受網路頻道專訪的影片17日播出,當被問到是否願意與北京談判?賴清德說,只要對等、尊嚴,這沒有問題。(本報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本週就職滿週年,「敏迪選讀」網路頻道17日播出對賴清德的專訪,當被問到兩岸戰爭風險議題,賴清德表示,國際社會對臺灣保持投資信心,臺股表現就是證明,國際也都希望臺海和平穩定,他呼籲中國能看到臺灣的善意,包括臺企的投資協助中國培養產業基礎,以及地震風災時對中國的捐款,賴重申願對等尊嚴與中國交流合作,以對話取代對抗,也呼籲北京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
賴清德總統在專訪中指出,認爲幾十年來臺灣對中國展現了善意,他表示臺灣是中國的最大外資,一年到頭有一兩百萬人在中國發展產業,「固然臺灣也因此受惠,可是得利最多的應該還是中國,對不對?」包括創造就業機會,增加稅收,也培養了產業生態鏈,具備今天的產業的基礎,「這個都是臺灣幫助很大的地方」,賴清德也表示,中國的地震或是颱風,情況比較嚴重,臺灣人民都很有愛心,捐款協助。
賴清德呼籲對岸反思其政策,他指出,「中國對臺灣所採取的這種策略已經很多年了,情況變成這個樣子,真的是中國所需要的嗎?美國已經講得很清楚,中國是美國最大的挑戰,也是美國最大的威脅,這是講明的」,他認爲美國定位中國,從夥伴、競爭,到現在變威脅,且川普也決定要要把力量移到印太來,阻止中國勢力擴張,「中國二三十年來的對臺政策,還有對外的策略,形成這樣的結果,這真的是中國想要的嗎?」他喊話「這樣的結果,對中國不利、也不是中國預期想要的,那是不是應該要調整?臺灣是一個與人爲善的社會,臺灣對中國也很有善意,其實中國應該要重新思考他的政策。」
被問到是否願意與北京談判?賴清德說,只要對等、尊嚴,這沒有問題;不必然就一定要接受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應該要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也要尊重臺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生活方式。
他形容,中國是比較大的公司,臺灣是比較小的公司,如果大公司要並小公司,應該是讓臺灣提條件,「強迫你一定要變成是我的一部分,然後都沒有任何其他的做法,這不行啦,臺灣是民主社會,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這人民不會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