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信心喊話 臺灣鯛業者觀望
賴清德總統18日到嘉義縣與養殖魚業者會談,信心喊話「政府不會爲了談判,犧牲掉農漁業」。(廖素慧攝)
美國提高關稅,衝擊外銷美國的臺灣鯛、鱸魚養殖業,賴清德總統18日到嘉義縣與業者會談,信心喊話「政府不會爲了談判,犧牲掉農漁業」;業者強調,目前是臺灣鯛放養的時間點,但關稅已造成業界恐慌,放養量已稍低了,希望因應對策宣導後放養量會提升,避免6個月之後產生漁獲量短缺問題。
賴清德率領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農業部次長黃昭欽及農業部團隊到嘉義縣進行「產業傾聽之旅」,與養殖產業相關的嘉義縣、臺南、屏東縣官員、養殖協會、漁會及百大青農座談交流。
賴清德表示,川普總統在臺灣時間4月3日清晨宣佈對全世界實施對等關稅,行政院4月4日下午就召集各部會開記者會、宣佈支持計劃,有9大面向、20項措施,預計用880億元照顧受影響產業。其中,對農漁業有3大面向6大措施,也有1、2百億元照顧大家。
賴清德強調,政府不會爲了談判,犧牲掉農漁業,對政府來說各行各業都很重要,農業、漁業是「起家業」,一定要優先照顧。
林姓臺灣鯛魚苗供應業者說,目前是臺灣鯛放養的時間點,關稅已造成業界恐慌,業者大多心存觀望,放養量已稍低,經由總統下鄉宣導,說明政府採取策略的面向、專家提出的對策,希望能減少恐慌,業者纔會正常放養,未來供應量也才能正常。
嘉義縣長翁章樑表示,臺灣鯛在美國市場最主要對手是大陸,大陸關稅比臺灣還高,長遠來看應是臺灣利多,但短期內會有恐慌效應,賴總統希望業者不要因爲恐慌而壓低收購價格。
翁章樑提到,業者希望增加行銷,打臺灣鯛的品牌,至於短期衝擊,業者反映美國進口商要求臺灣出口商分擔關稅,賴總統希望漁業署注意加工、出口業者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