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應改當檯安工作者

季青漫畫

臺南有一臺鐵小站保安,熱銷文創車票「永保安康」;臺南起家的賴清德總統執政已滿一年,臺民莫不期待執政者能確保安居樂業、兩岸和平、戰端不起,但賴執政能永保安康嗎?

首先,拜登時代國務卿布林肯曾有「餐桌論」,川普在第一任時也將臺灣比喻爲筆尖,惟賴對兩岸關係不甘只是中美棋子,而是自認棋手。但在賴就任一週年記者會上,發言大半卻似是閣揆和經濟部長的一年施政回顧,總統執掌的「國防和外交」事務,尤其兩岸關係輕描淡寫,賴是無能爲力或刻意忽略?無人能解。

其次,賴記者會上寡言兩岸,不再重申一年來引起紛擾之「新兩國論」、「賴十七條」、「境外敵對勢力」等,只在記者提問時方見一含糊「侵略者」字眼。若是賴卸掉鬥雞戰袍,不再高舉戰棋,此爲希冀和平臺民之福;但若總統重要談話必先與美方溝通先例,亦可窺知賴已被美「控管」不敢造次,以免再掀烽火。

再者,以中美現今對峙態勢,川普延續第一任對中之貿易戰和科技戰,四月全球大開地圖炮,唯有中國好整以暇、連環出招,令川普疲於應對。可預見中美領導人必將一晤,看似居上風的中國,會不將臺灣問題順勢搬上談判桌嗎?而生意人本色的川普落居下風,又豈會不把臺灣當成談判籌碼希冀扳回一城?若是如此,賴清德將思考與面對之難題,將是「如何確保臺灣權益」,而非繼續熱衷扮演「務實臺獨工作者」角色。

第四,國家治理如軍事作戰,戰略優先、戰術其次、戰鬥最後。大陸對臺工作最高指導原則是「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務必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而美國現今最高戰略口號是「讓美國再次偉大」,反觀賴清德就職週年只能空言民主、自由、反侵略,對於臺灣安全寄望虛幻的「民主同盟」國家及時支援,而現今一打的邦交國則難以馳援,臺灣危矣!賴最近說的「產業立足臺灣、佈局全球、行銷全世界」,只能說是臺灣企業行之已久的發展模式,賴無法明確國家發展戰略,是朝中欠缺能臣、或是對外無可奈何呢?

最後,兩國相爭和爲上,俄烏戰爭和以哈衝突都可爲殷鑑。賴清德最近拋出的「併購說」正在發酵,假設一:川普對臺議題發言之「統一與和平」非口誤;假設二:賴非輕率誤舉,而系呼應川普,提購併「合」爲一;假設三(亦是中國一向宣示之和平統一方針):大陸願在賴之「對等尊嚴,不設前提」推諉陳腔下進行接觸。則賴清德在令臺海劍拔弩張一年後,如何與大陸接觸,開啓善意交流之第一步,將是第二年施政要務。

日前聯合報發佈之賴清德就職週年民調,賴之不滿意度已過半。「政經不分離」,賴侈言再多的經濟和民生施政事項,卻迴避對臺灣安全影響最巨之兩岸關係,令人狐疑。賴實應反省未來三年如何成爲「務實檯安工作者」,確保臺灣永保安康,方是全臺民衆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