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引蔣渭水名言談團結 黃光芹示警「臺灣恐衰敗一世紀」

賴清德總統24日發表「團結國家十講」的第二講。(資料照/陳麒全攝)

總統賴清德近日展開「團結國家十講」活動,引發各界關注,昨(25)日第二講在桃園登場,聚焦「團結」爲主題,賴並引述1927年醫師蔣渭水「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話語,表示臺灣這幾十年來,有很多事情都是因爲團結才能完成。對此,資深媒體人黃光芹則表示,如果賴清德繼續空談下去,不面對臺灣真正的危機,臺灣衰敗很可能是一世紀,黃光芹也質疑,「民進黨的民主改革,是前進了、還是倒退了?」

資深媒體人黃光芹今(25)日在《優傳媒》撰文,以「賴總統難道不怕清談誤國」爲題,評論賴清德「團結國家十講」活動。黃光芹指出,賴清德大罷免下鄉宣講包裝成「團結十講」,操刀者別出心裁,但對照臺灣現今實況,則顯得極其諷刺。

由於賴清德在演講中引用蔣渭水的名言,黃光芹也指,同樣是醫師出身,如果賴清德想要復貼孫中山或蔣渭水的人設,要知道「不管是前者的十次革命、還是後者的民族自覺運動,都是站在浪頭『幹』出來的。」

黃光芹表示,然而賴清德拿着幕僚寫的稿子,扮演移動中的讀稿機,賴的「十講」永遠不會成爲國父的《建國方略》和《建國大綱》;而賴引用蔣渭水名言「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黃光芹也指出,對照賴總統上任1年多以年,臺灣社會愈加撕裂,只能令人反思:「再這樣下去,撕裂臺灣人彼此的力道,也真給力。」

「西晉時期,士大夫們沉迷於空洞地討論玄學,而忽略國家大事,最終導致國家的衰敗」,黃光芹舉例,當老百姓疲於應付高物價、愈來愈薄的新臺幣,哪有閒功夫去聽總統東扯西扯,就算「臺南左鎮化石園區的猛獁象化石」、「金絲猴化石」、「大坌坑文化」、「南島文化」,似乎也與百姓正關心在意的無關。

對於賴清德在演說中大談歷史,黃光芹也嘆道,這時候(賴)再老調重彈「馬關條約」、「舊金山和約」、「2758號決議文」,可能都比不上小老百姓在雨中叫不到「55688」計程車,來得實際。

黃光芹認爲,所謂醫病醫國,賴總統要學,就學前總統蔣經國。黃光芹說明,蔣經國推動臺灣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的時期,打造了「黃金十年」,也奠定了臺灣的經濟發展、基礎建設和社會福利,以致創造了日後的繁榮基礎。

最後,黃光芹強調,如果賴總統繼續空談下去,不面對臺灣真正的危機,則衰敗的不只是十年,很可能是一世紀,黃光芹也質疑,「試問,民進黨的民主改革,是前進了、還是倒退了?是更民主了、還是更獨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