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像「唐三藏」唸經 「信念感」包容衆生衆相纔能有團結
▲總統賴清德展開「團結國家十講」,私下被指像「唐三藏」唸經,十講就是他常唸的經。(圖/記者李毓康攝)
●陳敏鳳/資深媒體人
最近,賴清德總統發表的國家團結十講,第一講略顯老調重彈,第二講則因爲「打掉雜質」四個字,掀起了政治風波,總統府後來以刪除府方新聞稿這四個字的內容,來回應藍軍的質疑,但恐怕難以平息藍營的怒火;重要的是這個事件會不會延燒至藍營之外,纔是影響大罷免的變數。據一些瞭解賴清德個性的人士私下都稱他是「唐三藏」,一心西向取經也愛念經,而這些十講就是賴清德常唸的經,只不過,唸經念得無法普渡衆生可不太好。
▼熟知賴清德性格的人私下稱他像「唐三藏」,一路堅守信念取經也不斷念經。(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賴清德第一講的內容,如果是一位從黨外時期或民進黨成立就接觸的人,這套內容大概都是聽到耳朵長繭,這是長期獨派人士分析臺灣和中國互不隸屬的歷史源頭,再延續到二戰及聯合國2758決議文內容,就是整套的獨派史觀。
賴清德像唐三藏 論述臺灣史觀像唸經
這套史觀在民進黨創黨初期時,以及獨派影響力還很大的時代,是非常普遍可以聽到、看到的論述,但到現在還在講的人真的很少。
賴清德做爲民進黨的資深黨員,也自許是一位臺獨工作者,他對臺灣的史觀論述,當然有其背景,所以一講內容就可以是那麼古早且熟悉;而蔡英文總統不是出身民進黨的黨員,就不曾聽過她有類似的臺灣史觀論述,因爲蔡英文的政黨背景不同,她早期被認爲很喜歡用老藍男,代表她用人跟現任總統賴清德的邏輯、範圍並不相同。
至於第二講的內容,藍軍也拿出2019年也講過類似的話,只是這次多了罷免和打掉雜質,這也是證明這些內容也是賴清德滾瓜爛熟的「經」,很多跟他熟悉的人,都知道賴清德若是關心某人或是看重某人,一定是常常會叮囑他們一些事,而內容並沒有太大的不同,黨內甚至還盛傳他會在固定時間打給某位人士囑咐要常跑基層,也是出於關心和善意的千篇一律。這些被叮囑多的人也會以唸經來開賴清德的玩笑,以唐三藏西域取經私下稱呼賴清德,但知道賴是看重他們。
▼賴清德團結國家第二講「打掉雜質」說,讓在野全跳腳。(圖/林子宇提供)
這些互動就是顯示賴清德的政治性格,賴清德並沒有很多權謀或者算計,反而是一個一直都是非常有自己信念感的政治人物。在臺南市長時代可以挺住輿論壓力不進議會就不進;當了行政院長在立法院面對立委對於統獨立場,他也毫不考慮地就說自己是務實的臺獨工作者,並不閃躲他自己的立場。就像用人也有他自己的看法,儘管外界風風雨雨批評不斷,他似乎也沒太在意。
賴清德很有信念感 十講就是他念的經
套一句常用的話,就是賴清德非常有自己的「信念感」,就像唐僧西域取經一般,那麼艱困的歷程,那麼長的距離,若非有強烈對佛教的信念感,即使有觀世音菩薩來幫忙,找來孫悟空等來排憂解難,恐怕也完成不了西方取經這麼大的任務。
所以一位立委在二講事件發生後,他評論說,這十講是賴清德一定會講的,不管是否有大罷免,而此時也正好有大罷免,他就排了十講。這代表這些十講的內容,一、二講內容大家已經知道了,未來還有八講內容,相信親近他的人也都很清楚內容會是什麼?這也就是賴清德常唸的經之一。
▼賴清德團結國家第二講「打掉雜質」惹議,其實只是他一如既往的「唸經」,他在2019年副總統候選人政見發表會時的臉書貼文,就曾提過「打掉一中雜質」。(翻攝自Facebook/黃揚明)
只不過,唐僧取經可以有對佛教強烈的信念感,但唐僧不會成爲皇帝,他不可能要求所有子民都信仰佛教,畢竟衆生芸芸,有信道教,有信基督教、天主教等,都要互相尊重。
臺灣總統裡,有一位信基督教很虔誠的李登輝,李登輝完成臺灣民主化的過程,也需要強烈的信念感來支持他,相信宗教的力量支撐了他的信念感。但李登輝處理政治事務,是政教分離的,宗教是屬於他私人部份,在政治民主化過程中,他用了很多權謀智謀來化解困難,他用了宋楚瑜去達成老國代退休的事,也包容了當時在野黨民進黨,和他一起完成臺灣的民主化。
唸經不強壓 包容衆生衆相纔能有團結
身爲一國總統有信念感是應該的,就像蔡英文完成年改,陳水扁完成高鐵建設,如果沒有信念感根本無法克服壓力走下去。但蔡英文也好,陳水扁也好,他們的信念感讓他們完成的是國家建設、社會改革。而不是強迫接受某種政治立場或者史觀,畢竟臺灣社會有不同的組合,1949年來的臺灣人就不太可能認同獨派的史觀。
▲前總統李登輝、前總統陳水扁、前總統蔡英文都有各自的「信念感」,但都用在政策,而非史觀。(圖/翻攝自Facebook/蔡英文)
身爲總統應該尊重臺灣社會各種意見和各種背景的人對臺灣史觀有不同看法纔對,不好讓人覺得在公開場合像訓話一樣,強烈闡述自己的政治史觀,要求大家都接受一般。若賴清德要成爲一個有作爲的總統,他的信念感應該放在臺灣司法改革、社會改革及國家建設上,但這些事卻很少聽賴總統不斷地提到,只會念這些經。
唐僧取經不是用佛經內容壓制別人,是要用佛經內容包容衆生衆相吧。基本上,臺灣有統有獨,有不統不獨,民進黨既然已經繼承了中華民國的政權了,就該尊重中華民國這部經的內容,而不是用自己的立場去改這部經的內容,包容了纔能有國家團結吧。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本文轉載自「美麗島電子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