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提國安法制改革 綠黨團新會期朝三大面向彙整
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本會期會搭配國安部門、行政部門,會更有效率更爲精準打擊,把它彙整成一個國家安全法規的配套,大概是三大面向。(本報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昨(14)日提到,將在新會期持續推動國安法制改革,對此,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本會期會搭配國安部門、行政部門,會更有效率更爲精準打擊,把它彙整成一個國家安全法規的配套,大概是三大面向。
吳思瑤指出,賴清德總統昨召開國安會議是因應國際變局,以及地緣政治險峻,尤其中國大陸對臺灣的滲透跟打壓都更爲劇烈,中華民國應該要做出因應,作爲負責任的執政黨團,對於國安的法治,其實已經提出非常多的議案。
吳思瑤說,本會期會搭配國安部門、行政部門,會更有效率更爲精準打擊,把它彙整成一個國家安全法規的配套,大概是三大面向,第一大面向就是整體的完備,第二就是要來加嚴現在的管轄密度。第三部分是要去提升相關違法的罰則,所以列出來的法案數非常多。
吳思瑤表示,從反滲透法、國安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或是資安法等等,大概十多項,事實上上個會期也都已經陸續提出,現在民進黨團會因應國安會議的共識,做一個清楚的分工,然後更完整完備的盤點,盼下個會期國安法制不分朝野,大家一起來努力,因爲國家安全也沒有藍綠,這關乎全民的生命財產。
吳思瑤也提到,比較遺憾的是,看到國民黨聲稱他們要拚民生,可是由藍委陳永康、徐巧芯等委員提出來的國家安全戰略法,卻是一個非常惡意的,根本不是國家安全戰略法,是國家安全漏洞法。
吳思瑤說,因爲他要破壞現在的憲法授權,要把總統的國家安全的統馭權移轉到行政院,而後透過立法監督行政所有的管控跟話語權,立法院就能夠來主導,換言之,又要遂行立院最大,連國家安全的戰略都要接受立法院的指揮,透過國會多數,來針對國家安全來說三道四。
吳思瑤提到,這背後有沒有境外勢力中國大陸的相關的指令呢?國家安全戰略法一個核心的問題,如何去定義敵對國家這個問題?提案的國民黨委員好好去思考,你們認爲中國大陸是不是敵對國家。
吳思瑤強調,對多數的國人來講,中國大陸當然是臺灣的主要敵對國家,但是當你們要催生一個全新的國家安全戰略法,你們到底如何定義中國大陸?所以不要來假國安之名,卻又再次剝奪總統的權限,這是傷害國安的法律,而不是健全國安的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