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視察災變中心 提醒花蓮縣團隊「每次災害要強化應變能力」
▲總統賴清德視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圖/行政院提供,下同)
記者陶本和/臺北報導
鳳凰臺風持續接近,預計明天傍晚至晚間從高屏一帶登陸。總統賴清德11日中午赴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視察,並分別與新北市長侯友宜、花蓮縣長徐榛蔚、宜蘭代理縣長林盛茂視訊,詢問地方政府需求。賴清德在視訊過程中,特別提醒徐榛蔚,花蓮縣府的團隊要利用每次的天災地變,強化縣府應變能力,中央跟地方合作,確保花蓮縣民得到保障。
賴清德抵達災害應變中心後,先聽取各單位簡報,接着與三位縣市首長,包括新北市長侯友宜、花蓮縣長徐榛蔚與宜蘭代理縣長林盛茂進行視訊,以瞭解地方政府的災害整備情形與需求。首先,侯友宜表示,昨天有預判今天的風雨比較大,新北七個行政區因爲雨量達標,所以停班停課,有做好萬全準備;而今天的災害事件方面,多是土石、邊坡危害,都已在搶修中,且在掌控之內。
賴清德聽完侯友宜報告後表示,聽到侯友宜的說明,新北市府團隊都有掌握情況,明天雨勢應該還會有,他請侯市長團隊持續關注,需要中央協助的地方,都會持續給予協助。
接着,徐榛蔚向總統報告地方狀況,談及目前縣民的收容外,也提到馬太鞍溪堰塞湖因爲強降雨關係,土泥有留下來,把本來疏浚區域又全部填滿,未來希望能協助加大力道疏浚;另外,在臺9線、秧苗場等,排水部分跟路邊溝,跟光復鄉有一點類似狀況,希望經濟部的抽泥沙機可以提早預備。
徐榛蔚也特別提到,上個月立法院甫三讀通過的《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重建特別條例》,其中有300億經費,她向賴清德表示,這300億通過後,對光復鄉跟重建願景規劃、預算經費匡列,還有對地方經濟產業發展,有什麼協助,希望賴清德、行政院長卓榮泰儘早到地方說明。
賴清德在聽完徐榛蔚的報告後說,花蓮縣地震頻繁,每次颱風來也都會受到衝擊,他承諾中央一定會協助因應各種災變,照顧花蓮縣鄉親。他也特別提醒徐榛蔚,花蓮縣團隊在經過每一次天災地變,都要強化應變能力,中央地方合作,確保花蓮縣民得到保障,一起來加油。
▼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卓榮泰、內政部長劉世芳視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並與各地方政府首長視訊。(圖/行政院提供)
至於宜蘭代理縣長林盛茂,報告宜蘭的應變中心開設情形,以及相關整備工作。由於宜蘭縣政府災害應變中心只有二級開設,賴清德則關心詢問,「爲何宜蘭沒有一級開設?」林則迴應,目前階段海陸上警報警戒區,沒有把宜蘭納入,宜蘭主要是水比較多,有跟12鄉鎮密切保持聯繫,目前運作都良好。
最後,賴清德視訊會議結束後,他裁示指出,現在「鳳凰」颱風的暴風圈,已經觸及臺灣陸地,雖然根據氣象資料,颱風中心從中南部登陸;但從昨天開始,受到東北季風及外圍環流影響,北海岸、大臺北、以及東北部的風雨都明顯增強,接下來幾天,中南部也都要嚴防豪大雨的侵襲。
賴清德說,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鳳凰」颱風的路徑,是俗稱的「穿心臺」,勢必要爲全國各地帶來強風豪雨。他請中央、地方政府,以及全體國人,務必提高警覺,以最嚴謹的態度,落實各項防颱工作。
賴清德表示,剛纔透過各單位簡報,以及跟各縣市政府首長、代表的視訊連線,可以看到,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緊密合作下,相關防災機制都已經啓動,大家辛苦了。
接着,賴清德提出5個提醒:第一,請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密切掌握颱風最新動態,並與地方政府維持暢通聯繫,且對於可能發生的強風、豪雨、巨浪,除了發佈災防告警細胞廣播訊息,更要善用媒體、社羣軟體等多元管道,協助國人清楚掌握防颱應變消息。
賴清德表示,第二,針對馬太鞍溪堰塞湖下游受災且已發佈紅色警戒的區域,以及前次「丹娜絲」颱風與728豪雨重創的雲嘉南等高風險區域,請各級應變中心確實落實預防性安置,確實掌握撤離情形,保障國人安全。
賴清德說,颱風過後,也請相關單位就馬太鞍溪河牀的圳深、堤岸加高以及便橋的復健,也要劍及履及把它完成,讓民衆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
賴清德表示,第三,北部及東北部地區,在上個月受到「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影響,土壤含水量已經高度飽和,土砂災害風險很高,請相關機關及縣市政府提高警覺,儘早啓動離災避災措施。
賴清德指出,第四,目前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雖暫時解除危機,但中橫沿線山區地質仍然不穩定,請相關部會及地方政府,持續監控邊坡安全,嚴防二次崩塌發生。
最後,賴清德表示,第五,是要提醒國人朋友,現在開始將是颱風影響最劇烈的時間,應避免前往山區、海邊等危險場域活動,並請大家做好防颱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