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設防火牆 林右昌難逃替罪羊

針對大罷免結果,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右)昨晚表示,不能簡化爲政黨之間的勝負。記者會結束後,他與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左)低頭感謝大家。記者邱德祥/攝影

👉▪【開票結果】726大罷免完整開票數據看這裡

大罷免結果出爐,結果一席也沒罷掉,黨內出現檢討聲,認爲黨主席賴清德下令全黨投入大罷免的路線偏誤,黨中央要有人負起政治責任,不能一句「這是公民團體自主發起的」,就輕輕帶過。不過,派系人士也說,賴清德在最後關頭刻意與大罷免保持距離,有達到防火牆效果,最先被究責的對象是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黨秘書長林右昌,而撻伐林右昌其實就是劍指賴清德。

據瞭解,民進黨昨天緊盯投開票的整個過程,賴清德總統除了處理例行國政外,同樣十分關注罷免進展,但隨着結果開出後,府院黨陷入低氣壓,賴總統也與核心幕僚緊急開會,最後透過臉書發表近千字看法,定調尊重罷免結果。

據透露,民進黨內雖然早已定調大罷免是公民運動、民間自主發起,但過程中,民進黨積極協助罷團,原本黨內認爲不能對結果感到樂觀,但至少應該能拉下幾個「爭議藍委」,對於這次大罷免、大失敗收場,黨內仍感到「意外」。

黨內非賴系多認爲,推動大罷免高風險,無助執政黨施政,方向上根本錯誤。這些意見一度獲黨中央重視,但最後內外在環境加總下,賴清德仍拍板全黨投入,無可厚非,但打了敗仗後,終究要事後檢討。

柯建銘與林右昌並列兩大究責對象,民進黨人士表示,柯建銘身爲大罷免的原始倡議者,現在失敗,綠營付出代價難以評估,柯難辭其咎,但跨派系共識並未要讓其總召位置不保,民進黨也還需要柯建銘,盼總召莫再走激進路線,拖累執政團隊。

民進黨人士指出,林右昌部分,黨內檢討的背後動機,夾雜政治性相對較強,一語道破就是「沒辦法檢討賴清德,只好衝着林右昌去了」。一位非賴系立委表示,基於兩大原因,現在並非劍指賴清德時機,但林右昌恐就難逃替罪羔羊。

首先,賴清德在最後關頭刻意與罷免保持距離,罷免失敗,賴只算輕傷;再者,明年縣市長提名在即,賴仍大權在握,讓派系不敢輕舉妄動。

至於反共護臺聯盟召集人曹興誠,屬於側翼性質,非民進黨正規軍,黨內檢討多集中在未來「民進黨與民團的距離」得謹慎拿捏。

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昨批民進黨因傲慢、背離初衷,不斷因爲令社會側目的言行而削弱罷免志工創造的動能,「民進黨對不起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