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慢半拍解決危機」的方法 正好養大了危機
▲繼726之後,823又大敗了一次,這種挫敗感,爲何賴清德不能當機立斷,而讓社會或者支持者再痛苦一次呢。(圖/總統府提供)
●陳敏鳳/資深媒體人
繼726之後,823又大敗了一次,這種挫敗感,爲何賴清德不能當機立斷,而讓社會或者支持者再痛苦一次呢?爲何讓民進黨在一個月吞下二次敗績,消磨多少支持者的信心和能量。這些原因在於賴清德的決策方式,若永遠跟着危機後面來解決危機,那隻會把危機養得更大,若能在明知的危機發生前,明快處理危機纔是解決危機的辦法。
行政的奇怪行爲 讓民進黨從天堂掉到地面
這次823的失敗,大概在一個月前的726結果,大家都猜到了,也預想到了。但賴清德總統的決策圈卻無法讓他做出當機立斷的決定,讓這個失敗和困擾一直糾結在支持者和臺灣社會之間。
賴清德第一年的任期,可是處在天堂裡面,高達五成以上的滿意度,什麼都不用做,就看藍白在國會撒野撒潑,就可以穩坐高支持度。
當藍白不亂了,賴清德政府就從天堂掉到了地上,然後呢?還要從地上掉到地獄嗎?要從地獄回到地上再回到天堂,何其難,而民進黨究竟有沒有察覺自己是如何從天堂掉到地上的,這一段可能是藍白推的,因爲他們不亂搞時,人民就看到賴政府的荒唐,一個失言的經濟部長可以容許其近一個月的狂魔亂舞,而不馬上撤換?要不要發一萬元,行政院可以想近一個月的時間,做不了決策、救災救到天怒人怨。
這些行政的奇怪行爲就是讓民進黨從天堂掉到地面。
那民進黨又如何從地面又掉下地獄的呢?就是當726失敗後,不馬上停止823的罷免,不立刻改組內閣,不馬上提振士氣,讓失敗的氛圍瀰漫了一個月的時間,就讓危機成爲一個充氣的氣球,越來越大,最後只能爆破了。
到了823,敗績已經堆了滿天高,公投案同意票還高達434萬票,距離500萬票的門檻真的很近了。然後,賴清德就開記者會說他要改組了,但不是全面是局部改組,然後又說他要好好評估核能以及新型小型核能,然後,民怨還是無法解決,士氣還是無法提振,社會更不明白所謂四項優先是什麼政策?
再來就是臺美關稅談判,到底要等多久,到底是卡在那裡?如果美國已經決定十月底前都不會談,爲何臺灣政府不能坦然以告,讓人民有些不切實際的期待。
關稅問題到底會不會衝擊到傳統產業,明明地方的立委都很擔心,臺中市長盧秀燕甚至拿關稅會影響臺中工具機行業的理由,不選黨主席了。可是我們的談判代表還在說不會影響傳統產業,那爲何要編5900億補助?結果行政院澄清是問題交互之間的誤會,然後問這個問題的立委被出征了。這到底要怎麼看這個政府呢?
▼當726失敗後,不馬上停止823的罷免,不立刻改組內閣,不馬上提振士氣,讓失敗的氛圍瀰漫了一個月的時間,就讓危機成爲一個充氣的氣球,越來越大,最後只能爆破了。(圖/資料照)
預知危機卻不立即止血 最基本的總統判斷都不會?
如果政府這麼好,如果都是我們都誤會了政府,那爲何政府的民調跌了那麼多,爲何罷免和公投都輸了那麼多?
完全不懂賴總統或者賴主席思維,一場已經是敵強我敗的戰場,爲何不趕快止血,爲何不向民團承認民進黨的無能爲力,爲何不能放棄823來營造朝野合作的氛圍?
其實如果賴總統的國安團隊可以有預知危機的存在,那就該先斬斷危機,而不是去養大危機,然後追着危機去解決,一點也解決不了。
政院的決策究竟是院長做的還是總統做的?如果內閣都是總統的朋友,部長都覺得自己比部長大,誰會聽院長的呢?
鄭麗君聽起來不管講關稅也好,或者在立法院解釋關稅也好,聽起來就很不行,賴清德爲何不換個談判代表呢?你的朋友比較重要還是國家比較重要?這種最基本的總統判斷,都不會嗎?
事到如今,若內閣改組沒有新而有魄力的作法,我們等着看賴總統是將如何從地獄回到地面後,再從地面回到天堂。全國國民沒有希望活在地獄裡,全國國民都期待在天堂等到賴總統,加油了。
▼鄭麗君聽起來不管講關稅也好,或者在立法院解釋關稅也好,聽起來就很不行,賴清德爲何不換個談判代表呢。(圖/記者李毓康攝)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美麗島電子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