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將228歸咎蔣中正 臺派教授:忽略事件複雜性

賴總統228致歉的文稿,遭到多方學者、前立委的批評。圖/總統府提供

針對總統賴清德228致詞時,將228事故發生的原因歸咎於「獨裁者蔣介石在大陸戰局節節敗退情形下,爲了確保來臺灣統治,所以犯下滔天罪行」,學者張璉指出,如此說法太過簡化228事件的前因後果了,前藍委蔡正元認爲,蔣介石的錯誤是任命不會治理的陳儀擔任行政長官;前綠委沈富雄也說,228有族羣鬥爭的成分,賴清德不該掩蓋部分真相。

賴總統忽略了228複雜性

總統賴清德2月28日出席228事件78週年中樞紀念儀式致詞時曾提到,228事件發生的原因不是族羣衝突,現在追思紀念也不是在製造族羣衝突。228事件發生的原因是獨裁者蔣介石在大陸戰局節節敗退情形下,爲了確保來臺灣統治,犯下的「滔天罪行」。

賴總統的發言引發許多人討論,許多人認爲幫賴擬稿的人該打屁股。連立場偏臺派的成大電機系教授李忠憲都發文指出,228事件發生於1947年,而國共內戰大敗則是1949年,兩者有明顯的時間落差,賴的說法也忽略了事件的複雜性。另外,整起事件的鎮壓主因,是國府認爲臺灣發生「叛亂」,而非蔣介石擔憂失去整個中國,而鎮壓臺灣。

時間對不上

前國民黨立委蔡正元則說,1947年2月28日蔣介石正在準備進攻延安,他有什麼理由想到自己會敗戰?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期間的三大戰役,蔣介石嚴重失利,纔開始準備撤退。

另外,是當時的行政長官陳儀不會治理,結果引起暴動;前民進黨立委沈富雄也指出,228有族羣衝突成分,賴不應該刻意忽略。

東華大學歷史系的退休教授張璉指出,當年國民政府爲了接收及戰後重建,從大陸選派交通、民生及媒體等各領域的青壯、單身公務員菁英來臺,以當時留下的公部門而言,臺籍人士因在殖民體制下尚無擔任各領域的中高階領導職務,戰後初期多半由大陸來臺外省人或留臺日人擔任主管,難免埋下臺籍士人階層不滿的遠因。

簡化解釋無助融合

張璉說,當時國民政府面對臺灣發生動盪,當然要介入處理,然而綠營將蔣中正定義爲元兇,太過簡單化了歷史。228事件經過近30多年來的簡化詮釋,如今40歲以下民衆多半已經接受這種歷史解釋。

張璉認爲,這種因政黨立場偏執而產生的一條鞭式解釋,恐怕無助於誠實呈現真實的歷史,對族羣融合也無弭平效益。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