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喊「月薪5萬免繳稅」 學者批:輕率發言!減稅不能當政績
▲總統賴清德。(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陳瑩欣/臺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向外宣告「月薪5萬元以下明年免繳稅」引發熱議,政大財政系教授暨系主任、政大財稅研究中心主任陳國樑向《ETtoday》表示,總統此言「輕率、不恰當」,直批「減稅不能當政績,若只會拿推動有感減稅來當政績,那誰都能當總統了!」
賴清德日前指出,從明年5月報稅開始,若年薪約62.6萬元以下(直接除以12,換算每月所得逾5萬元),將完全免繳所得稅,這項政策將由「前1%高收入族羣」承擔更多稅收。在此之前,行政院長卓榮泰所言「明年租屋居住的單身青年年所得在62.6萬以下、可以免繳所得稅」。
學者認爲,總統直接拆解62.6除以12等於5萬以下不用繳稅,容易讓人誤解。
總統隨口說出「月薪5 萬年以下免稅」,但年輕人試算「年所得」可能還會包括年終獎金、股票股利所得,超過60萬元甚多,且如果沒有租屋事實,無法享有至少18萬元的租屋扣抵稅額,還是要繳稅,已有人笑稱,個人目前月薪5萬以下,如果還是要繳稅,要請總統幫忙繳。
陳國樑認爲,政府的責任應該讓人民富有並足以負擔40%高所得稅,而不是將物價衝過頭被迫對應調整的減稅措施視爲政績。
「如果薪水沒到5萬元,要交稅時,怎麼辦?要說總統騙人嗎?」陳國樑表示,賴清德在宣傳綜所稅觀念時,一大堆設算沒有說清楚,財政部把減稅當成政績提供給總統,然後總統再自行濃縮宣揚,實在不恰當「輕率、容易造成誤會」。
陳國樑反問:「有誰不想交40%的稅?」重點是沒有那麼所得能夠交稅,政府應該要讓大家意識到繳稅的義意。
陳國樑表示,免稅額、扣除額因應通貨膨脹調升而提高,這是在民衆感受到物價壓力以後,政府纔出手酌調免稅額,以此做政績,但其實根本是「小確不幸」而不是官員口中的小確幸。
「三流的稅收代表三流的政府!」陳國樑提醒,如果政府以減稅爲榮當政績,拿來做宣傳實在太輕率,他更直批,「若只會拿推動有感減稅來當政績,那誰都能當總統了!」
另外,陳國樑指出,目前稅制有「個人稅變輕,企業稅繳稅愈來愈重」的現象,需要特別注意。
陳國樑指出,稅制上「減個人稅、加重企業稅」,會讓我們不知道誰真正交了稅,如果企業以提高價格或剝削員工的方式獲利與繳稅,「羊毛出在羊身上,被宰的羊不知道自己被宰了。」政府在各項稅收掌握和說明,需要更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