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大談國防軍備 許宇甄轟:國安淪政治操弄工具

賴清德總統「團結國家十講」發表第四場演講,主題聚焦國防,賴總統指出,美國持續落實對臺承諾,除了30次宣佈軍售外,也多次無償軍援臺灣,金額超過900億元新臺幣。而且還可以購買臺灣自己製造的武器。圖/總統府網路直播

賴清德總統今發表「團結國家十講」的第四講「國防」,「中國軍事預算增加沒有在看哪個黨執政」,馬英九政府時期國防預算逐年縮水。國民黨立委許宇甄表示,賴清德名爲談國防,實則開場仍是在談大罷免,還在指責立法院,在他眼中,國防不過是政治鬥爭的遮羞布,一切都只是爲了鞏固政權與打壓異己,這樣的總統,將國家安全當成政治操弄工具,將國防演說當作清算在野黨的手段,臺灣選出這樣的領導人,無疑是國民的集體不幸。

許宇甄指出,民進黨已經執政超過九年,不僅國政荒腔走板,如今還不忘甩鍋前朝,把軍費預算不足的責任丟給馬英九政府。事實上,馬政府時期兩岸關係穩定,和平紅利讓國防預算得以穩健調升,並無爆量軍備競賽的壓力。反觀賴清德上任後,不思化解兩岸風險,反而一路加溫對抗氛圍,只想着拚軍備、拚對抗、拚罷免,視民生如敝屣,把臺灣推向兵兇戰危的邊緣。

許宇甄質疑,今日賴清德宣稱,軍費將佔GDP比重達3%,軍費支出從6068億元拉高至8040億元。多支出的2000億元要從何而來?教育、醫療、農業、社會福利、基礎建設是否都將因此減少經費?民進黨、賴清德想要窮兵黷武,就應該公開交代清楚,到底要砍掉哪些預算?要犧牲哪些國人的福利?

許宇甄警告,當政府一意孤行擴軍備戰,勢必造成民生預算遭到排擠,公共服務品質將全面下滑。孩子的教育資源會被犧牲,醫療及長照經費也會縮減,社會安全網將變得支離破碎。當人民連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無法獲得,社會將陷入備戰中的黑暗,進而導致失業率攀升、經濟衰退、貧富差距惡化,國家財政赤字加劇。

許宇甄批評,賴清德一面聲稱要守護民主、捍衛國家,另一面卻動用國家機器推動大規模罷免,肆意攻擊異己,製造對立。他口口聲聲說要備戰,但真正的戰場卻是內部的政治清算;他聲稱要團結國家,但實際行動卻是在撕裂社會。他不是一位和平的守護者,而是危機的製造者。

許宇甄強調,面對國際局勢緊張,臺灣確實需要嚴肅看待國防議題,但不該由一位只懂鬥爭、不懂治理的領導人來決定國家走向。增加軍費支出可以討論,提高國安韌性可以準備,但國家不該走上財政失衡、民生凋敝的軍事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