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出席工具機展:編列116億元協助中小微型企業數位淨零轉型
總統賴清德3日出席「2025年臺北國際工具機展覽會TIMTOS」開幕典禮。圖/總統府提供
總統賴清德今(3)日上午出席「2025年臺北國際工具機展覽會TIMTOS」開幕典禮時表示,面對國際情勢不斷變化,產業應居安思危,期盼政府和業界攜手合作,讓中小微型企業成功因應數位及淨零轉型,產業順利邁向高附加價值領域,讓臺灣企業「立足臺灣、佈局全球、行銷全世界」,機械、智慧製造及工具機產業持續蓬勃發展。
他致詞時表示,臺北國際工具機展是臺灣機械業年度盛事,也是國際上重要的智慧製造及工具機大展,很榮幸受邀出席今天的開幕典禮。近年來,工具機產業受到諸多挑戰,包括COVID-19疫情、地緣政治及匯率變化等,不過,今日展覽有超過1,000家企業前來參與,盛況空前,可見業者愈冷愈開花,他要予以高度肯定。
賴清德指出,國際情勢不斷變化,我們要居安思危,期盼政府和業界共同合作,完成三項目標。一,協助臺灣工具機產業中小微型企業成功因應數位及淨零轉型,政府今年度也特別編列116億元預算支應。在數位轉型方面,要導入人工智慧、優化製程、減少成本,並朝精緻化、智慧化方向發展,才能成功。在淨零轉型方面,他要感謝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幫助業者投入碳盤查工作,未來政府也將與相關產業公會攜手建立「碳係數資料庫」,協助業界打造低碳設備,提升競爭力。
第二個目標是成功邁向高附加價值領域。下個世代是全面智慧化、無人化的時代,因此,工具機產業也必須轉型,以順利跨足包括無人機、機器人、智慧製造、電動車、航太業,以及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低軌衛星等相關領域。這些都需要臺灣機械和工具機產業共同投入,纔有可能成功,臺灣經濟產業才能更上一層樓。
賴清德說,第三個目標是大家共同合作,讓產業「立足臺灣、佈局全球、行銷全世界」。未來要努力的面向很多,我們要持續創新、不斷跨域整合,並與國際社會合作,組成全球產業供應鏈,不僅有助臺灣產業發展,也有助推動全球經濟進一步繁榮發展。
賴清德提到,政府推出租稅優惠、投資抵減及普惠金融等措施,並提高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資金及編列專案補助經費,協助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拓展國際市場,持續推動「智慧機械(含工具機)國產控制器應用及銷售國際供應鏈」等補助計劃,每案補助經費以3,000萬元爲上限,他也請經濟部儘速告知業界該項補助計劃是否受到預算刪凍影響。
他並表示,「產業聯盟(1+5)」補助計劃對跨域整合與創新研發有很大幫助。期盼業界善用國內金融業、保險業資金,有計劃地進行國際投資,與國際企業合作,壯大自身企業,成功「立足臺灣、佈局全球、行銷全世界」,並讓臺灣的機械業、智慧製造、工具機業能持續蓬勃發展。
隨後,賴清德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揭幕儀式,並參觀慶鴻機電、東臺精機、大立機器等參展廠商攤位,瞭解工具機產業現況與最新發展。
包括總統府資政沈榮津、經長郭智輝、貿協董事長黃志芳、工研院長劉文雄、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AIT臺北辦事處處長谷立言(Raymond Greene)、瑞士商務辦事處處長陶方婭(Clauida Fontana Tobiassen)及各國駐臺使節代表等均出席此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