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民調重挫 學者揭綠驚人徵狀:藍應找回這些議題主導權

國民黨前立委陳學聖(右)與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左)於今(2)日在網路直播節目《志聖鮮思》,邀請臺大前副校長趙永茂(中)對談。(何志勇提供)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8月最新國政民調顯示,總統賴清德不僅施政滿意度僅剩31%,長期身爲綠營鐵票倉的雲嘉南、高屏地區,民衆反感度更超過5成.不過,臺大政治系名譽教授趙永茂認爲,民間對賴不滿情緒高漲,中間選民雖增加,卻並不代表一定支持國民黨,同時對賴不滿也未必代表對民進黨不滿,但總統民調探底的情況20年沒見過,且民進黨已有老化、國民黨化的徵狀,對賴無疑是極大挑戰。

國民黨前立委陳學聖與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於今(2)日在網路直播節目《志聖鮮思》,邀請趙永茂對談。

論及民調顯示賴的信任度創新低,趙永茂表示,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大罷免造成臺灣社會撕裂,讓臺灣民衆不堪其擾;第二、中南部暑期接連遭遇多數天災,而賴政府的災害救助並沒有反映災民需求;第三、近年臺灣物價、電價飛漲,中南部經濟狀況受衝擊,經濟社會的不安出現。綜合這三點造成賴的民調重挫。

趙永茂分析,這幾年臺灣的政府有點像英國1980到2020年的狀況,英國當時中央由保守黨長期執政,地方則由工黨長期執政,就如臺灣現在是國民黨掌握地方,民進黨掌握中央,「平行執政」現象持續,如今態勢必不利民進黨明年地方選舉。

趙永茂指出,民進黨已經不能太揮霍,因民進黨已經有老化、國民黨化的現象,尤其中南部的20到39歲年輕人對賴不信任度近6成,中央施政不良會帶來年輕人的反省與流動。

趙永茂進一步指出,相對國民黨在國會與地方縣市的政績發揮很好,且國民黨有「八仙女」在地方當縣市首長,藍營正在發揮過去大家沒注意到的力量與生命,而這些地方首長未來也有機會成爲中央領導人,是國民黨未來的希望。

趙永茂也點出,國民黨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在國際與兩岸議題上嚴重失分,現在中國大陸議題跟美國議題是民進黨議題,國民黨應該找回這些議題的主導權,不僅要討論臺灣社會經濟變革發展,更要討論兩岸的大環境與未來。

何志勇也說,賴政府施政天怒人怨,連美國人都看不下去,賴清德甚至說要打掉「雜質」、消滅在野黨,對民主政治絕非好事。然而,國民黨也有許多需改變,如10月中登場的黨主席選舉,如臺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形容:「老人不退、年輕人不敢挑戰」,顯示外界對國民黨的印象仍沒有突圍。何志勇提醒,政治人才不應只是從檯面上找,更應該從社會各界尋找。

陳學聖提醒,現在國民黨的狀況有點像民進黨當年地方包圍中央,然而地方選舉無關國家認同問題,但中央選舉就有,對國民黨會是大關卡,國民黨能不能地方包圍中央,奪回中央執政,需要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