瀨戶本秀人讓饕客吃到食材生命力

無論是對料理的細節打磨,還是對用餐體驗的設計,瀨戶本秀人都希望讓客人擁有一段美味記憶。(洪秀瑛攝)

創意「黑鮪魚造型雞蛋糕」含鮪魚起司與經典紅豆口味,頗具趣味與童心。(洪秀瑛攝)

酒店內的日料餐廳「飛翔」結合刺身、壽司與鍋物等經典料理,展現職人精神與在地漁獲的海味交會。(高雄日航酒店提供)

「黑鮪魚香辣卷壽司」(左排)、黑鮪魚握壽司(右排)口感鮮甜清爽,令人回味無窮。(洪秀瑛攝)

「刺身三部位拼盤」精選黑鮪魚大腹、中腹與赤身,分別以炭火炙燒、海苔包裹呈現不同風味,可感受其醇潤油花與刀工的精妙。(洪秀瑛攝)

今年56歲的日本料理職人瀨戶本秀人,在餐飲界深耕逾37年、熱愛料理的他,擁有神戶、大阪、東京等地的高級酒店與知名日本料理餐廳歷練;去年3月,他獲聘來臺擔任高雄日航酒店的「飛翔」日料餐廳總料理長,以當地食材詮釋日本料理的精髓,匠心演繹在地海味風情,他分享臺灣料理的美味及熱情善良的人情味最令他印象深刻。

瀨戶本秀人國際經歷豐富,包括3次赴新加坡,前後約20年,也在臺北1年半與埃及、東京等地工作,在這些跨國工作歷程中,不僅累積不同地域的料理觀點,也建立起多元的料理技術基礎,逐步成爲和食全領域的料理長,展現「旬味」、「溫度」與「款待精神」。

19歲開始進入日料界的瀨戶本秀人,分享了一段童年經驗,當年母親常爲他準備便當,內容大多是日本家庭常見的料理,像是炸雞或煮物,爲了擁有更吸引人的便當,他開始自己動手準備餐點,從中培養出對料理的興趣;高中時期到壽司店打工,這段經歷讓他在實務中快速學會壽司的製作技巧,並意識到自己對烹飪的天賦與成就感。

雖然起初立志成爲壽司職人,但在打工過程中,他發現傳統和食涵蓋了更多元的料理技法,如煮物、燒物、炸物等,可以接觸到多方面的料理技法,因此逐漸將學習重心轉向和食,希望拓展技術廣度,當時付出很多心力,這種求知與挑戰精神,也奠定日後料理風格的重要基礎。

他去年開始在港都工作與生活,延續着正統與創新並進的日本料理精神,尤其受到在地料理不少啓發,他經常逛超市和傳統市場,留意臺灣本地的季節物產,很多靈感都是從這些地方來的;當他發現一樣當令食材的顏色、形狀或香氣特別吸引他的時候,腦中就會開始構思可以如何入菜「是適合涼拌還是蒸煮?要呈現它的清爽,還是搭配濃厚醬汁帶出對比?」這些細節慢慢組成料理的雛形,「我相信,料理是跟着時間一起走的,透過一套套餐,我希望客人不只是『吃飽』,而是能在每一道菜中感受到『季節變換』與『食材的生命力』,這對我來說,就是日本料理真正迷人的地方。」

此次他與酒店行政總主廚林光輝帶領主廚團隊,聯合酒店內的飛翔日本料理、桃泉中餐廳、SERENA全日餐廳、咖啡廳與天空酒吧,推出6月30日前限定的「東港鮪魚祭」一系列活動,他發現臺灣本地的黑鮪魚風味與日本有所不同,爲了讓食材呈現最佳狀態,他開始研究如何以更適合方式處理臺灣的黑鮪魚,這樣的研究與創新,正是源於他希望客人能體會到新鮮又獨特的料理體驗。

鮪魚的料理在日料中相當多樣性,瀨戶本秀人說,這次酒店內嚴選來自屏東東港鮪魚,包括黑鮪魚、黃鰭鮪魚、大目鮪魚入饌,他第一次嘗試以東港鮪魚做料理,讓客人從「頭」吃到「尾」;此次鮪魚料理主要分爲生魚片、鍋物、烤物、壽司四大類,光生魚片就有各種吃法,可品嚐赤身、中腹、大腹等部位刺身及握壽司。

期間限定的「東港鮪魚和食套餐」6道菜式中,主食燒物「鹽烤鮪魚頭」選的是黃鰭鮪魚,在處理魚頭的部分是先洗乾淨,接着抹鹽,放置1小時後脫水,主廚團隊以細火慢烤鎖住魚肉油脂,烤完後,會在魚頭撒一點日本酒鎖住味道,吃的時候其實聞不出酒味,整個料理過程約2小時,魚頭吃起來有焦鹹海味,香氣十足。

另外一道「黑鮪魚香辣卷壽司」非常適合夏天時節品嚐,瀨戶本秀人說,「研發過程中,其實試過其它水果,比如芒果,最後還是覺得酪梨的味道和鮪魚搭配起來最完美,因赤身油脂少,酪梨是油脂豐富的水果,搭在一起,酪梨也不會搶走鮪魚的風采。 」擺盤中從濃郁酪梨卷壽司到以清爽作爲結尾,味道鮮美,令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