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條煸油炒菜!陸掀「文組生低成本做飯」熱潮 一個月420元搞定
大陸掀起「文科生低成本做飯」熱潮。(圖/翻攝小紅書)
全球迎來科技化時代,各界討論大專院校文組生、理組生畢業後的薪水、職涯發展屢見不鮮。近日大陸掀起「文組生低成本做飯」熱潮,從改良古代文人范仲淹「斷齏畫粥」的方法,再到零食煸出的油來炒菜,在文組生領低薪的狀況下,不少網友指出,「叫外送是不用想了,自己煮飯纔是活命之道。」
還等不到下個月發薪日,就已經快吃土,每月薪資扣除必要開銷後,帳戶裡所剩的餘額幾乎寥寥無幾。據陸媒《觀察者網》16日報導,近來許多社交平臺開始流行起「文科生食譜」的話題,不少網友紛紛拍攝影片分享自己的省錢做飯妙招,以「文科生+超低伙食支出消費」爲文案,獲得廣大關注和流量。
「食品油太貴了,不買!」只見博主用大陸網紅零食「辣條」在鍋中煸出些許紅油,加上前一餐吃剩的白米,還有挑食室友便當裡不要的青椒,這樣就可以炒出一道低成本、又滋味十足的一餐,平均一餐成本不到5元人民幣(約20元新臺幣)。自己煮的一餐飯從1分錢到5元人民幣不等,一個月只需100至300元人民幣(420元至1260元新臺幣)的伙食費,即可達成「餓不死」任務。
有趣的是,古有文人范仲淹「斷齏畫粥」,把煮好的粥放一晚冷卻後用刀切成四塊,撒上鹽和菜末,早晚每頓吃兩塊,以此果腹;今有文組畢業生模仿、改良,把白米粥替換成小米粥、綠豆粥、西米露等,再切成數塊分食。
報導也指出,這些文組生分享的煮飯經驗,主打「能省就省、能活就行」路線,日復一日用實踐證明文科生永遠餓不死。「姜切成條,似肉絲,似馬鈴薯;姜切成塊,似豬肉,似雞蛋—文科生的夢裡什麼都有」,把食材以假亂真,做成創意且低成本的料理,也成就了文組生生活中的小確幸,不少網友也紛紛表示,「文組生真的是把古人的生活方式用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