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觀察丨巴西爲何不顧美國製裁威脅依然堅持進口俄羅斯柴油?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面對美國日前針對俄羅斯石油的二級制裁威脅,剛剛加入“歐佩克+”的拉美最大經濟體巴西仍堅定從俄進口柴油。2024年,該國從俄羅斯柴油進口量突破700萬噸,創下歷史紀錄。今年市場預計巴西將繼續大量進口俄羅斯柴油。
當地分析人士對總檯記者表示,這一決策背後,是巴西出於國家能源安全和經濟利益的現實考量,也凸顯其在俄烏衝突中的務實立場。
巴西持續從俄進口柴油
美國發出二級關稅威脅
俄烏衝突爆發前,俄羅斯每月出口約95萬桶柴油,其中七成銷往歐盟國家和英國等市場。而如今,巴西已成爲俄羅斯柴油其中一個主要買家。
統計顯示,2024年巴西從俄羅斯購買超過700萬噸柴油(約合83.8億升),金額超過54億美元,成爲繼土耳其之後俄羅斯第二大柴油進口國,佔到俄羅斯柴油出口量的25%。比起前兩年,巴西從俄羅斯進口柴油的數量有了大幅上升:2022年,巴西從俄進口柴油10.1萬噸,金額爲9500萬美元;到2023年時,進口數量達到610萬噸,金額達到45億美元。
不過,大量從俄進口柴油引起了巴西國內輿論的擔憂。巴西發行量最大的報紙《聖保羅頁報》日前援引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的表態報道稱,如果美俄不能就俄烏衝突達成停火協議,美國將針對俄羅斯石油加徵二級關稅,這意味着如果有人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將不能與美國做生意。
報道表示,雖然不清楚美國的關稅報復是否僅僅針對進口俄羅斯原油,但巴西從俄大量進口柴油可能引起美國政府的注意,因爲巴西的行爲或與美國總統的表態“相違背”。
巴西柴油對外依賴程度高
事關經濟發展和能源安全
巴西國內柴油產量不足,該國超過20%的柴油需要從國外進口,其中大部分從俄羅斯進口。俄烏衝突爆發之後,雖然歐美國家紛紛禁止進口俄羅斯油氣資源,但巴西並沒有停止進口俄羅斯柴油。
分析指出,巴西如此操作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巴西官方遵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制裁決議,並不遵守某一個國家通過的二級制裁決定;第二,近年巴西國內經濟發展較快,對於柴油、化肥等物資的進口需求量大。
巴西在2022–2024年期間分別實現了3.0%、2.9%和3.4%的經濟增速,這導致巴國內對柴油的需求量上升。數據顯示,2025年前兩個月,巴西石油化工產品產量下降4.4%,其中柴油產量下降5%;而巴西柴油進口量3月同比去年3月增長4.6%。今年第一季度,巴西進口柴油達到36.7億升,同比增長15.2%。其中,俄羅斯是主要進口來源地。市場預計,2025年巴西從俄進口柴油量有望繼續保持高位水平。
實際上,作爲農業大國和六成以上物流運輸依賴卡車的國家,巴西的經濟活動嚴重依賴柴油。在農業收割季節,產自該國內陸地區的大豆、玉米、咖啡、牛肉等大宗商品主要依賴卡車運輸,被運往東部沿海的港口出口。巴西20–30%的柴油需要進口,因此該問題牽涉到其國計民生和能源安全。一旦處理不慎,國內柴油價格快速上漲,可能引發一連串的經濟問題,比如通貨膨脹高企並推高多個行業的生產成本。
巴西財政部曾發佈報告稱,2018年5月,由於柴油價格過高,發生在巴西全國範圍的卡車司機大罷工幾乎造成多個行業停擺,經濟陷入癱瘓,造成接近150億美元的損失。
與此同時,巴西大量從俄羅斯進口柴油,還與俄羅斯提供的折扣優惠有關。數據顯示,2025年,巴西柴油進口商從俄羅斯購買柴油的到岸價爲3.28巴西雷亞爾/升(約合0.54美元),比起紐交所柴油價格低0.36雷亞爾/升,也低於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向國內經銷商出售柴油3.55雷亞爾/升的價格。這意味着,巴西進口商購買俄羅斯柴油,比起購買來自美國、沙特等地的柴油,有更大的利潤空間。
巴西燃油進口商協會主席塞爾吉奧·阿勞約表示,除巴西國家石油公司之外,從俄羅斯進口柴油主要是因爲其具有競爭力的價格,而如果巴西政府限制柴油進口——顯然政府對此沒有任何興趣——將在巴西國內帶來一系列問題。
巴西對俄政策秉持自身立場
巴俄經貿關係明顯加強
除了經濟層面的現實考量,巴西在外交立場上也選擇了西方制裁框架之外的道路。
雖然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歐美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持續加碼,但巴西政府並沒有選邊站,而是在批評北約東擴的基礎上,強調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來解決衝突。與此同時,巴西還與中國、印尼、墨西哥等十幾個全球南方國家成立烏克蘭危機“和平之友”小組,匯聚支持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積極力量。
巴西總統盧拉2023年9月在聯合國大會上表示,單邊制裁對受影響國家的民衆帶來巨大傷害,阻礙通過和平和協商手段來解決矛盾,尤其是深受發展不平等之害的發展中國家,往往會因爲單邊制裁等因素在糧食和能源安全等方面遭受諸多困擾。
盧拉2024年11月在里約G20領導人峰會上表示,制裁不能在聯合國安理會框架之外單方面地施加給其他國家。將經濟政策武器化符合一些國家的戰略利益,卻讓全球最貧困的國家受苦,單邊制裁不能損害全球南方國家的利益。
由於巴西採取了務實中立的對俄政策,巴俄兩國之間的經貿聯繫近來有了明顯的加強。2023年,雙邊貿易額達到98億美元,同比增長34.7%。其中,巴西從俄羅斯進口價值45億美元的柴油,同比增長4600%,創進口柴油新紀錄。
拉美知名智庫巴西國際關係中心(CEBRI)學術總監兼首席研究員費利西亞諾·吉馬良斯對總檯記者表示,巴西大量從俄羅斯進口柴油,是一種以國家利益爲導向的務實策略,就像印度在俄烏衝突初期大量購買俄羅斯原油一樣。
吉馬良斯表示,巴西外交政策的第一優先目標是維護國家利益和保障本國人民的福祉和生計。如果與俄羅斯之間的合作有利於改善本國經濟和保護就業,那政府就必須抓住機會。現在巴西買了俄羅斯柴油,今後還會繼續買,因爲這對巴西經濟至關重要。
巴西努力提升柴油產能
應對經濟“阿喀琉斯之踵”
巴西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目前是全球前十大產油國之一,也在今年正式加入“歐佩克+”。但是,該國多年來一直存在柴油產量不足、需要大量進口的問題。這與巴西柴油煉化設備投資不足、從國外進口柴油比自行生產更具性價比,以及該國大部分所產的輕質原油不適宜被煉化爲柴油等多重因素有關。
2024年巴西國內柴油總消耗量達到672億升,同比增長2.57%,其中超過20%從國外進口,這裡面又有超過60%是從俄羅斯進口。分析指出,柴油嚴重依賴進口,已成爲巴西經濟發展的“阿喀琉斯之踵”,政府有必要採取措施,提升柴油產能和增加供應,以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而爲減少對進口的依賴,巴西政府近年來採取了一系列積極的應對措施。例如,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將現有煉化設施的利用率提高到93.2%,並通過擴充阿布雷烏和利馬(Abreu e Lima)等煉化設施的產能,爭取在2025年將柴油產能增加12萬桶/天。
同時,巴西積極提高國內生物柴油產能,新建生物柴油工廠,提升生物柴油在柴油產品中的強制佔比。根據該國去年10月生效的《未來燃料法案》,到2030年之前,生物柴油混合比例將從當前的14%提升至20%。受到政策利好影響,2024年,巴西生物柴油產量達到約89億升,同比增長18%。
巴西能源和礦業部長亞歷山大·西爾維拉表示,巴西在2005年就通過發展生物柴油的相關法案,經過20年的發展,該國已經共計生產出770億升生物柴油,節省柴油進口成本達380億美元。
分析指出,雖然特朗普發出了針對俄羅斯石油的二級制裁威脅,但巴西政府必須面對這一現實,做好相應的準備,既不選邊站隊,也不盲目追隨制裁浪潮,以維護國家利益。
吉馬良斯認爲,美國政府的做法已招致巴西國內輿論的反感。一項民意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巴西人對現任美國政府持負面看法,只有少部分人有好感。此外,在巴西政壇上,不論執政黨還是反對黨,都在應對美國貿易威脅上達成了一致,並快速通過了《經濟對等法案》,爲政府作出反制提供了法律支持。這些都有利於巴西政府下一步的快速反應。
“面對目前美國政府的種種舉措,巴西還要充分利用各種合作機制,例如金磚國家機制、南共市與歐盟的自貿協議,以及我們與西班牙、葡萄牙、德國、法國、英國等歐洲國家的雙邊關係。我們必須協調一致,而不能各自爲政,只有形成合力,才能讓對方有所收斂。”吉馬良斯對記者表示。(總檯記者 雷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