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隊女神張晴挑戰「綠光舞臺劇」 壓力淚崩「24小時緊握劇本」
▲綠光劇團新作《八月,在我家》排練,張晴(左)從啦啦隊成員轉戰演員,透露壓力大到哭着質疑自己。(圖/張大魯攝影,綠光劇團提供)
記者林育綾/綜合報導
綠光劇團轉型後,新作《八月,在我家》加入多位新生代表演者,其中「啦啦隊女神」張晴也在卡司中,她分享,啦啦隊和舞臺劇演出是非常不同的表演形式,排練多時至今仍然戰戰兢兢,還透露壓力大到「哭着質疑自己」、「24小時都緊握劇本」。
綠光劇團日前宣告轉型爲「文化內容平臺」公司,吳念真說,讓資源與更多年輕創作者共享,一起前進、創造新面貌。因此綠光劇團新作《八月,在我家》也加入多位新生代表演者,包含啦啦隊女神張晴、資深影視人鄧安寧的女兒鄧雨忱、以KPOP舞蹈勇闖一片天的Miyaw Sika洪淳晨,3名錶演者分飾家族女性的第二、三代。
《八月,在我家》劇情中,從「一家之主」吳念真缺席後,換來一家人齊聚,也上演一場不受控的家庭聚會。面對失蹤的父親、失態的母親,3位女兒各自帶着自己的家庭回家面對。
張晴在劇裡飾演三女兒,是個尋求被愛、求關注的幺女,甚至連自己的婚禮都被兩位姊姊左右。她分析,「這個角色最難的地方在於,沒有足夠的篇幅去分享自己的情緒、發泄自己的心情,必須要在緊湊的劇情中去闡述心境及情緒轉折,相當具備挑戰。」
張晴從啦啦隊成員出道,清楚兩者的表演之道不同,她分享,啦啦隊是一種提供歡樂與正能量的角色,要在短時間內訓練舞蹈並上場,挑戰跟「演員」很不同,演員要根據角色呈現不同的樣貌,並藉由排練去琢磨角色,兩個都是很不容易、不一樣的挑戰。
她排練多時,至今仍然保持戰戰兢兢,還曾壓力大到哭着質疑自己,24小時都緊握劇本,讓資深演員王琄、導演吳定謙也一直告訴她「不要再看臺詞了,要進入角色中盡情發揮」。經過好幾次的排練,情緒崩潰後又收斂、整理心情,也讓同劇的演員們都期待看到成長後的張晴。
▲綠光劇團新作《八月,在我家》加入多位新生代表演者,鄧雨忱飾演16歲少女。(圖/張大魯攝影,綠光劇團提供)
而由鄧雨忱所飾演的方瓊恩,是劇中姚坤君、朱宏章這對即將離異夫妻的16歲獨生女,身爲第三代的叛逆少女,儘管是年紀最小的角色,鄧雨忱反而給了角色不一樣的詮釋。
她說,「大人都以爲自己纔是最成熟的,殊不知比不上小孩看得清楚。這個大家庭明明擁有彼此,卻每個人都不懂得珍惜。」
儘管現實生活中的鄧雨忱從小就父母離異,但她一直到國中,才知道有個有名的爸爸鄧安寧,當時爸爸已經退居幕後當導演,所以從來沒在電視機前看過他,是透過同學們轉述才知道。
鄧雨忱赴美進修表演課之後,瞭解到戲劇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簡單,不但有趣具挑戰性,還能從角色中剖析與療愈人性,讓她更清楚「自己真的選對路了」。
她也時常憶起父親的提醒,「如果要走這條路,不是簡簡單單上去念臺詞,或是長得漂亮就可以過關,要用心努力的去生活,去感受生活裡面的每一個細節,纔有辦法做好演員的職業。」
劇組透露,鄧雨忱超齡的思考、恰如其分的反應,常常在每一次劇組上通告時,總是可以神來一筆的迴應主持人的問題,排練時也常將年輕人的動作與反應,融合在角色中,像是以手機入戲呈現Y2K風格的一些動作,讓資深演員們劇組常常大呼說,「對對對,年輕人是這樣的!」
▲Miyaw Sika洪淳晨(左)挑戰飾演安靜的角色。(圖/張大魯攝影,綠光劇團提供)
《八月,在我家》中唯一非家族成員的看護,由Miyaw Sika洪淳晨飾演。在美國原着中,《八月》一劇中的家庭雖非此地原生,卻以此爲家,而真正來自這片土地的原住民角色,反而成了這個家庭中幾乎不被注意的邊緣存在。導演吳定謙將故事搬到臺灣,保留了原作中關於文化、土地與歸屬的隱喻。
Miyaw Sika洪淳晨說,「這個角色不只是家庭裡的邊緣人,更像是那種在混亂之中,依然默默撐住一切的人。」最終在家庭瓦解、所有人離散時,她選擇留下來陪伴,成爲沉默卻堅定的角色,甚至比家人更親,還成爲觀衆的眼睛,一起理解這個家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Miyaw Sika洪淳晨畢業於臺藝大戲劇,一直在舞臺劇爭取表演曝光的機會,近年跨入KPOP舞蹈指導的她,發現自己是個「大E人」,排練時,導演總是提醒她要「慢下來」,因爲這個角色是安靜並且察言觀色,代表一種穩定的存在。
她透露,「儘管跟我個性相差十萬裡,卻在我靜下來的同時,讓我看到更多的細節」。還觀察到,「場上其他12位專業的前輩們,讓場上的這一家人活了起來。身爲外來者,看着這一家人的痛苦與掙扎,我會告訴自己:做好份內的事,就是給這個家最大的安慰。」
綠光劇團《八月,在我家》期望帶觀衆看見家庭風暴與愛的習題,由吳定謙導演、吳念真領軍12位實力派演員演出。9月5日至14日在臺北國家戲劇院、11月7日至9日高雄衛武營、11月15日至16日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2026年1月9日至1月11日在臺中市中山堂演出,購票請上「Opentix售票系統」。
▼綠光劇團新作《八月,在我家》加入多位新生代表演者。(圖/張大魯攝影,綠光劇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