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時間改「受藍白壓迫」文攻 怕柯建銘路線不利大罷免

立法院院會昨天表決通過每人普發現金一萬元 共2350億元,民進黨團舉牌批評國民黨「發錢救罷免」,但並未上演全武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罷免即將在月底投票,立法院也進入微妙狀態,藍綠雖然持續針鋒相對,但不再武力衝突相向,民進黨立院黨團改採「該發言的發言過」就好的文攻路線。民進黨人士表示,立院現在已是「延會垃圾時間」,加上先前武鬥路線,有無成效黨內看法兩極,預計大罷免投票之前,都會持續此路線。

民進黨人士指出,民進黨團4月發動「確認議事錄大戰」後,黨內出現反思意見,主要有二項重點,一、執政黨自己佔領議場,相當程度是杯葛行政院長施政總質詢,正當性如何自圓其說;二、黨團總召柯建銘路線越走越激進,已經產生反效果,反而不利大罷免進行。

民進黨人士說,隨着柯建銘出國「大沈澱、大休息」,黨團路線也自此開始調整,走文攻路線,主打「受藍白壓迫」的被害者形象,背後戰略思考是,立院已非主要決戰戰場,專注於大罷免,改變國會生態,纔是頭號目標。

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民進黨近來每一次立法院院會都循序漸進,照規矩排隊訟案、排審對國家重要的議案,但現在最大困境就是藍白聯手每一次都用突襲式惡搞議程;每週二的程序委員會現在形同虛設,幾乎是停擺狀態,都會留到週五,纔會看到藍白臨時端出來的議程 。

吳思瑤舉例,民進黨團副幹事長王義川昨天凌晨3時30分就排隊遞案,有兩個重點,一個是國安法案,另一個是對蕭美琴捷克事件譴責中國,但結果是立法院長韓國瑜再度配合藍白搞黑箱。在野黨竟然趕在議程最後一刻,才抽換要表決的內容,造成民進黨團必須等表決後,才能拿到剛發下來的資料,這簡直比黑箱更黑箱、比突襲更突襲。

此外,隨着民進黨團路線修正,黨團總召柯建銘過去放話內容,包括刑法100條伺候藍委,暗示等立院結構不一樣後,要改回藍白惡搞的法案等,執行可能性也隨之降低。民進黨人士指出,關於刑法100條議題黨中央已趕緊滅火,至於再取消掉五天假、改回軍人加薪等,實務上評估也都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