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車也有視野死角 臺南交大走入各行政區向駕駛宣講

臺南市交通警察大隊交通安全宣導團近幾天分別前往北區、安南區、柳營區、將軍區等地,向環保局垃圾車駕駛呼籲注意「視野死角」。記者袁志豪/翻攝

大型車不時傳出交通死亡事故案件,爲防範大型車輛視野死角引發的交通事故,提升交通安全意識,臺南市交通警察大隊交通安全宣導團近幾天分別前往北區、安南區、柳營區、將軍區等地,向環保局垃圾車駕駛呼籲注意「視野死角」,預防事故發生。

交通警察大隊有鑑於垃圾車每日穿梭於城市巷弄與街道,駕駛的清潔人員肩負起維護市容與交通安全的雙重任務,連續幾天交安宣導團成員連續向各區環保局垃圾車駕駛,針對「大型車內輪差」與「視野死角」等高風險駕駛情境深入講解,提醒日常行車過程中務必提高警覺。

交大說明,大型車輛在行駛與轉彎過程中常因「內輪差」或是停等產生視線死角,稍有不慎即可能釀成事故;藉由由實際新聞案例解析,提醒環保局職員轉彎或是起步時多留意視野死角,確認行人是否在旁,避免事故發生。

另外,大型車特別在車頭下方、車側與後方,最容易成爲致命盲區,應特別留意,務必放慢車速,注意行人,保持安全車距;交大攜手環保局,透過系統性宣導與實務案例分享,提升垃圾車駕駛行車防護觀念,確保交通安全。

九月適逢交通安全月,主打「人本交通,停讓文化」,近年來,因未停讓行人所造成的交通事故時有所聞,交大呼籲駕駛人行經路口務必落實「路口停讓」,主動禮讓行人,確保「行人安全行」;養成隨時觀察左右、注意行穿線上行人動態的良好習慣,共同營造安全友善的用路環境。

交大大隊長黃宗仁表示,警察局持續與市府各局處攜手合作,針對「大型車風險」及「路口安全」宣導;警察局也與環保局結合,善用垃圾車每日穿梭大街小巷、深入社區的特性,透過清運廣播播放友善的交通安全語音,將持續規劃運用各單位資源,共同推動交通安全宣導工作。

臺南市交通警察大隊交通安全宣導團近幾天分別前往北區、安南區、柳營區、將軍區等地,向環保局垃圾車駕駛呼籲注意「視野死角」。記者袁志豪/翻攝

臺南市交通警察大隊交通安全宣導團近幾天分別前往北區、安南區、柳營區、將軍區等地,向環保局垃圾車駕駛呼籲注意「視野死角」。記者袁志豪/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