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車門”盜竊財物上千元張家口崇禮:構建立體監護網絡拯救迷途少年

原標題:“拉車門”盜竊財物上千元張家口崇禮:構建立體監護網絡拯救迷途少年

不久前,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檢察院依法對涉嫌盜竊罪的未成年人谷某等人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並啓動個性化幫教方案。三名少年在“檢察院+社區+家庭”三方聯動幫扶下,目前已逐步走上人生正軌。該案是檢察機關深化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的生動實踐,彰顯了司法辦案“懲治與教育並重、嚴管與厚愛結合”的法治溫度。

2024年7月,谷某、武某和代某爲購買遊戲裝備,多次以“拉車門”的方式盜竊車內財物,涉案金額1600餘元。案發後,三人主動投案全額退贓並取得被害人諒解。

辦案中,檢察官走訪調查瞭解到,谷某等三人的父母一直在外務工,家庭教育長期缺位,祖輩監護難以滿足其成長需求。“沉迷虛擬世界、法律意識淡薄、家庭監管缺失,是導致他們誤入歧途的主因。”辦案檢察官坦言。考慮到谷某等人系初犯、偶犯且真誠悔罪,一時衝動才誤入歧途,該院擬依法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給三人一次改過的機會。

隨後,該院召開不公開聽證會,並邀請當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社工代表等參加。聽證員討論後一致認爲,谷某等人具備監護幫教條件,符合附條件不起訴的適用標準。

“法律的本意是教育和挽救。作不起訴處理是給你們迷途重返的機會,讓你們可以重新書寫人生篇章,你們一定要時刻牢記法律紅線不可觸碰。”在附條件不起訴宣告儀式上,檢察官對谷某等人開展訓誡教育,並同步向其監護人送達督促監護令,要求他們按時參加家庭教育指導課程,不斷修正完善教育孩子的方式。

爲幫助谷某等人順利融入社會,避免再次犯罪,該院一對一爲三人制定幫教計劃,要求他們定期參加法治課堂、觀摩庭審,按時彙報思想狀況;每月完成8小時社區志願服務,培養社會責任感;未檢幹警定期開展心理評估,矯正行爲認知偏差,並協調職業院校制定技能培訓計劃,鋪設就業通道,實現“靶向定位式”家庭干預和指導,爲三人提供學習、生活、就業等多元幫扶措施,通過法治教育固本、社會實踐培元、心理干預疏淤、技能培訓賦能,最大限度幫助三名未成年人無痕迴歸社會。

針對監護缺位問題,檢察官還制定了分級干預方案,對其祖輩監護人開展隔代教育指導,遠程監護督導其外出務工的父母,並推動簽署監護承諾書,構建起“檢察監督+社區跟蹤+家庭履職”的立體監護網絡。近日,三人已通過4個月考察期,初步掌握了汽修技能。其監護人也主動調整工作模式,定期與孩子交流,增進親子關係。(閆雲霄 陳文珍)

來源:檢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