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8年!中正區行政大樓啓用 蔣萬安盼萬大線帶動發展

中正區綜合行政大樓興2019年12月開始改建,興建地上12層、地下5層的鋼構造大樓,將與萬大線共構出入口,地下2樓到2樓爲市場空間,3樓以上進駐公務機關。(張珈瑄攝)

臺北市中正區綜合行政大樓因被檢驗爲高氯離子建物,考量建物結構體老化,北市府2016年決定改建,歷經8年拆遷重建,區公所及戶政事務所於23日進駐並試營運,臺北市長蔣萬安30日出席啓用典禮,他表示「行政中心終於回家了」,不管在動線規畫、採光或辦公空間,都比以往許多行政機關規畫來得更好,此外,未來捷運萬大線、中正橋改造等建設也都會進一步帶動中正區發展。

同樣位於中正區綜合行政大樓的南門市場,先於2023年底完工、試營運,蔣萬安說,南門市場業績攀升,不少國際友人也指定要來南門市場逛逛、參考學習。(張珈瑄攝)

中正區綜合行政大樓興建於1982年,後臺北市結構技師公會2013年鑑定,建物爲高氯離子建物,建議耐震改善或拆除重建,但考量結構體老化現象持續,即使採結構補強方式提升耐震強度,也無法延長使用年限,且部分市場管線老舊,基於公共安全,市府於2016年決議辦理拆遷重建,行政中心2017年暫時遷至華山市場。

行政大樓於2019年12月開始改建,興建地上12層、地下5層的鋼構造大樓,將與萬大線共構出入口,地下2樓到2樓爲市場空間,3樓以上進駐公務機關,也陸續整合稅捐稽徵處、國稅局、健康服務中心。

臺北市中正區綜合行政大樓因被檢驗爲高氯離子建物,北市府2016年決定改建,歷經8年拆遷重建,區公所及戶政事務所於23日進駐並試營運,臺北市長蔣萬安(右5)30日出席啓用典禮。(張珈瑄攝)

蔣萬安表示,中正區同仁終於回家了,睽違8年,過程當中歷經許多起伏波折,但經溝通協調後,甚至比原本預估重返的時間還早,這次在動線規畫、採光、辦公空間,都比以往許多行政機關規畫來得更好,8年前因爲耐震評估後,種種安全考量,決定搬遷重建。

同樣位於中正區綜合行政大樓的南門市場,先於2023年底完工、試營運,蔣萬安說,南門市場業績攀升,不少國際友人也指定要來南門市場逛逛、參考學習,行政中心、各單位陸續進駐,提供市民服務,不只讓同仁有辦公空間狀態提升,也提升服務市民效率,

談到中正區,蔣萬安指出,不只行政中心啓用,包括捷運萬大線第1期預計於2027年底全線完工,屆時淡水線、新店線及萬大線3線交會,還有全國第1個0至12歲蒙特梭利實驗小學及幼兒園的「忠義教育園區」,以及中正橋改建工程、東門市場改建、自來水園區的電競運動場、臺北文學館、臺北市議會舊址城市博物館等,整合歷史文化、社福教育、綠能交通等面向,進一步帶動中正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