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18年!標普全球上調印度信評 2大成長引擎浮現

國泰投顧表示,在貨幣政策有效緩和通膨壓力及政府持續進行財政整頓的情況下,印度經濟展現高度韌性,標普調升評級正是肯定印度結構面改善的成果。建議投資人採取逢低分批與定期定額策略配置印度基金,把握印度經濟成長帶來的長期投資機遇。

美國總統川普對印度商品徵收50%高額關稅,已於8月27日正式生效。雖引發全球關注,但印度對美出口僅佔GDP 2%,相較其他亞洲國家依賴程度更低,受影響產業主要集中於紡織品、珠寶與農產品,合計僅佔GDP約1.56%。法人分析,對印度整體經濟衝擊有限,市場焦點將更關注政府推動的內需政策與基建計劃。

印度屬於內需導向型經濟體,消費佔GDP近六成。今年第一季,消費年增率自5.6%升至7.2%。同時,政府積極推動簡化GST結構、調降個人所得稅,並搭配貨幣寬鬆措施以刺激消費。另一方面,基礎建設投資聚焦於道路、鐵路、國防與船運等關鍵領域,藉由改善交通樞紐帶動區域發展,提升製造業競爭力。

國泰投顧說,標普此次將印度長期評級自「BBB–」上調至「BBB」,短期評等自「A-3」上調至「A-2」,展望維持「穩定」。該機構預期至2029年,印度GDP年增率可達6.8%,政府財政赤字則降至GDP的6.6%,遠優於多數新興市場。

金融體系持續改善也爲此次升評的重要支撐。印度總不良資產比率自2018年的11.2%逐步下降至2025年3月的2.3%,爲10多年來新低。標普並同步調升10家印度金融機構的信用評等至「BBB/穩定/A2」,反映銀行體質強健,有助於降低融資成本並提升國際信用形象。

同時,通膨率已降至1.55%,低於政策目標,印度儲備銀行(RBI)6月降息至5.5%,爲市場注入充裕流動性。金融板塊因此受惠,今年以來上漲8.95%,領先大盤的2.39%。法人預估,金融股第三季與第四季獲利率將分別達23.31%與24.05%,優於第二季的20.07%,持續吸引資金青睞。

國泰投顧表示,印度在內需消費成長、基礎建設加速推動以及金融體系優化的多重利多下,將成爲新興市場中最具結構性成長潛能的國家。即使短期承壓於外部關稅衝擊,但長期趨勢不改,投資人宜將印度市場納入核心配置。

此外,總理莫迪於獨立日再度重申「2047發展印度(Viksit Bharat 2047)」願景,將持續透過稅制改革、基建現代化與科技創新驅動成長。法人普遍認爲,此將爲印度股市帶來長線資金動能。

國泰投顧表示,隨着評級調升與結構改革深化,印度市場有望吸引更多外資流入,對股市估值形成支持。投資人可透過印度基金定期定額方式,分散佈局長期機會,參與印度經濟紅利。

整體來看,印度在外部逆風下展現內需韌性與政策決心,金融體系穩健、評級提升,再加上長期改革藍圖支撐,市場具備持續向上的條件。法人強調,長期投資印度正值最佳時機,應採取策略性配置,把握成長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