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二備金淪小金庫? 國發會111年度最誇張 保留率百分百

行政院。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行政院第二預備金旨在應對重大天災,非緊急或非公務預算不能支用者,平時不能輕易動支。然而,綜觀民國110年至112年度機關動支第二預備金且辦理保留明細,最誇張者111年度國發會,匡列約630萬,保留率卻爲百分之百。第二預備金具「排他性」,一旦匡列則其他機關不可能重疊匡列。

根據民國110年至112年度第二預備金且辦理保留明細,保留率超過50%者,共有9項項目。分別是民國110年,行政院匡列約2768萬元,實現數約87.3萬元,保留數約2607萬元,保留率94.17%;財政部主管之關務署及所屬,匡列約2678萬元,實現數約1155萬元,保留數約1522萬元,保留率56.85%。

民國111年,主計總處匡列約3667萬元,實現數約150萬元,保留數約3398萬元,保留率92.67%;國發會匡列約630萬元,實現數0,保留數630萬元,保留率100%;內政部主管之役政署(內政部役政司)匡列約1674萬元,實現數6萬3千元,保留數1641萬元,保留率99.62%;法務部主管之行政執行署及所屬匡列約3357萬元,實現數約127萬元,保留數約3230萬元,保留率96.22%。

農業委員會主管(農業部主管)之水土保持局(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匡列約3962萬元,實現數約286萬元,保留數約3496萬元,保留率88.24%。

民國112年,法務部調查局匡列約1.92億元,實現數約4942萬元,保留數約1.43億元,保留率74.08%;文化部主管之國立臺灣文學館匡列約2825萬元,實現數約72萬元,保留數約2752萬元,保留率97.44%。

據瞭解,法務部調查局二備金匡列1.92億元,僅動支4942.3萬元,保留約1.43億元。調查局匡列這筆二備金是爲打詐,向東歐國家保加利亞採購設備,僅動支4000多萬元,全因採購當時,正逢保加利亞「政權交替」,保國政府不予核發出口許可,才僅動支4000多萬元。

有立院人士追蹤該案狀況,卻被告知該案已經結案,隔一年後,僅再多動支4000多萬元,因保國廠商各項違約及驗收功能不齊所致,故該筆二備金款項保留數實際上約有1億。

延伸閱讀